入果园 进农场
衢州政协港澳委员情系桑梓
联谊报讯 情系桑梓,反哺故里。围绕“助推农业现代化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日前,衢州市政协开展专题调研协商,部分港澳委员和企业家委员深入果园、农场等认真调研、积极建言,共话农业发展新路径。
省政协委员、香港衢州同乡联谊会会长、香港真泰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叶欣认为,科技赋能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要建立健全“生产-加工-文旅”全产业链机制,汇聚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力量,合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衢州山清水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吸引了不少茶企。深耕茶产业近20年的市政协委员、香港开化同乡联谊会会长、香港易晓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一丁建议,探索推行茶产品“一饼一码”防伪溯源模式,积极联动“南孔圣地”文化IP,通过直播、茶文化节、国际展会等多元渠道,进一步扩大衢州茶品牌影响力,让三衢大地的茶香飘得更远。
市政协委员、澳门南孔衢州联谊会理事长、澳门大学教授杨志新提出,深化农业技术合作,打造智慧农业创新中心,加速推动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市政协委员、淘谷居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饶胜男认为,要进一步根据农业发展情况和消费者需求,扎实推进农业新技术成果转化,创新推出更多优质农产品。
市政协委员、旧机动车辆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郑佳呼吁,持续打通农业全产业链条,通过“农业+文旅”“农业+电商”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市政协委员、衢州西区东方大酒店总经理刘彦建议,优化推出旅游路线,为游客提供一站式交通服务,并邀请非遗传承人入驻,让游客体验非遗手作、感受历史文化底蕴。
近期,首届信安湖咖啡文化节在衢州举办,吸引了全国60多家咖啡品牌和众多咖啡爱好者。市政协委员、香港江山同乡联谊会会长、乐翻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姜莉芬建议,持续做实做精做优咖啡节,打造集咖啡制作、品尝、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消费场景。
“农业发展离不开装备支持。”市政协委员、牧高笛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外销事业部总经理徐静希望在智能大棚、新能源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形成“农业+双碳”矩阵,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对委员们的意见建议一一现场回应。
市政协副主席戴泾平表示,要进一步发挥优势作用,加强沟通交流合作,汇聚合力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新模式,为助推农业现代化、促进经济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本报记者 何于盛
通讯员 刘轩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