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担当

杭州市长走进政协联组会

  联谊报讯 “要坚决扛起经济大市责任担当,在提升经济发展质效、深化改革创新、促进产业兴盛、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打头阵、走在前、作示范,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更大贡献。”日前,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走进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联组会议,与民革、民盟、民建、民进、致公党、工商联、经济、科技、总工会、无党派人士、特邀界别的委员们共商“坚决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省会城市当头雁’的责任担当”。

  厚植创新活力之城特色和优势,是杭州制胜未来、展现“头雁风采”的关键。王梦婕委员建议,利用DeepSeek等基础大模型,强化数字化服务商桥梁作用,加快人工智能落地制造业企业;强化产业平台集聚效应,探索建立一批工业语料库,帮助企业快速研发和验证场景化解决方案,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推动杭州在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中实现制度领先、技术引领、产业领跑!”张浙亮委员建议,抢先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培育更多领军企业;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赛道率先突破,打造AIGC产业创新中心,完善“AIGC+”应用的核心支撑平台体系。

  俞富根委员提议,打通科创平台-企业-高校人才流动壁垒,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服务业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徐召儿委员建议,通过错位竞争、腾改结合、圈巷联动、移步换景、慢行联通、创新引领,强化武林商圈引擎作用。

  “2024年,全市包括演唱会、音乐节、旅游演艺等业态的票房总收入达30多亿元。”罗可歌委员提出,通过丰富形式内容、打造新项目、构建新空间等方式,优化杭州文旅体验。

  今年一季度,杭州个体工商户总量突破100万户。冯世联委员认为,小店经济是城市发展的毛细血管,也是民生就业的蓄水池,要提振小店经济,激活经济活力。

  建优做强中试基地、发展量子测量产业、加快临平数智城建设……委员们结合前期调研,提出针对性建议,现场气氛热烈,金点子频出。

  姚高员认真听取、充分肯定委员们的发言,他说,要在坚定不移提升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上挑大梁,不断壮大经济规模体量、提高发展质量。要在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上挑大梁,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引领新兴产业跨越、催发未来产业蓬勃。要在坚定不移促进产业兴盛上挑大梁,加快发展五大未来产业、五大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夯实经济发展基本盘。要在坚定不移推动共同富裕上挑大梁,因地制宜促进城乡收入增收、巩固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力构建和谐宜居生态环境、不断厚植历史文化名城底蕴。

  市政协主席马卫光表示,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积极建言献策、投身发展实践,在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中更好发出政协声音、贡献智慧力量。本报记者 汤媛媛 通讯员 方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