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再也不怕暴雨了
江山政协助解内涝顽疾
联谊报讯 今年4月中旬强对流天气期间,江山市贺村镇溪淤村坛石溪附近区域的排水效率总体提升约40%,经受住了两轮暴雨考验。“现在,听着雨点落入排水渠里叮咚响,心里别提多踏实了。”溪淤村村民毛有法喜笑颜开。
看着群众的笑脸,市政协委员、溪淤村党支部书记姜开原的心中也放下了“内涝”这块大石。
贺村镇地处“三溪汇流”之地,江山港、坛石溪、横渡溪环绕集镇。受自然条件、地理因素等影响,以前每逢强降雨,贺村镇就面临严峻的内涝风险,特别是溪淤村江贺公路桥附近,遇到大暴雨,不少群众家中进水被淹。
去年6月14日,市政协贺村镇委员履职小组以“提升集镇排涝能力确保群众生命安全”为主题举行民生议事活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和市交通运输局、应急管理局、水利局等部门单位协商共议,积极推动难题破解。
通过各方合力,去年底,总投资约105万元的坛石溪重点河段综合整治工程启动。
工程推进过程中,姜开原等政协委员持续上门走访,进一步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今年3月21日,贺村镇委员履职小组在江贺公路桥附近开展现场协商议事,助推工程高质量收尾、应急机制高效构建。
“建议谋划推进内涝防治体系化建设……”活动现场,群众代表戴水亮说。
“今年还计划启动坛石溪全线综合治理。”市水利局负责人给村民们吃了“定心丸”。
“万一有突发情况,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如何?群众转移路线怎样安排?”市政协委员朱顺顺问。
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说,江贺公路桥沿线防汛专项应急预案已编制完成,并详细介绍预警机制、物资供应、转移路线等内容。
……
活动中,政协委员、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群众代表等边实地了解工程建设情况边协商交流,共同助推重点河段整治、应急机制构建。贺村镇,这座由水而生、因水而名的古镇,将铺展治水而兴、傍水而美的新画卷……
据了解,近年来,市政协贺村镇委员履职小组立足实际,积极探索推进“田间议事”“工地协商”模式,已累计推动涵盖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56件民生实事落地,有力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贺村镇委员履职小组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郑鹤表示,将进一步发挥优势作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认真调研、积极建言,以履职实效增进群众福祉。
通讯员 胡灿 陈俊
本报记者 何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