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4年,金东区委书记与政协委员共话营商环境
联谊报讯 近年来,金华金义新区(金东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区之力、下非常之功倾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2024年,GDP总量415.6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首破450亿元,人才总量超10万人、市场主体近10万家。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日前,金东区政协围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请你来协商”活动,金义新区管委会主任、金东区委书记黄国钧与政协委员面对面交流。这是他连续第四年与政协委员共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金东外贸企业中,69.7%对美出口,占出口总额29.8%。区政协委员、浩南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吕人政建议开拓多元市场,加快培育自主品牌与内需市场。
金东现有3万余家民营企业。区政协委员、方子律师事务所主任方刚成提出,建立“企业维权直通车”,建设“中小企业合规服务供给中心”,进一步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升级柔性执法,设立“企业宁静日”制度,推行企业家紧急事态应对机制,给企业吃下“定心丸”。
如何打造“成本最优”营商环境?区政协委员、上海财大浙江学院创业学院负责人池水明建议,降低“显性成本”,削减“隐性成本”,优化“机会成本”,扩容教育资源,完善人才培育机制。
人才是第一资源。区政协委员、超浪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庆伟呼吁,提速政策兑现,建立优先保障机制,打造“无感智办”服务体系;提质产城融合,构建15分钟医疗圈,创新交通微循环;提优服务生态,建设人才生活圈,构建全周期服务链。
金义新区正面临从资源竞争转向创新生态的挑战。区政协委员、畔星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科建议,构建“场景开放”平台体系,实施“旗舰加速器培育计划”,推广“产业园+加速器”模式,设立“二次创业扶持资金”,加强科技创新。
区政协委员、科然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利林希望进一步扩大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覆盖范围,推动部门审批事项统一集成,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结,进一步提高助企服务效率。
黄国钧表示,要始终像爱护眼睛一样呵护企业和企业家,与他们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当好最坚实的后盾、最温暖的港湾,为企业应对挑战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有力支撑,不断擦亮营商环境“金名片”。希望区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敢于讲真话、勇于建诤言、善于谋良策,在主动服务全区发展大局中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区政协主席吕贤说,要形成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整体合力,聚焦关键问题,精准建言献策,自觉担当作为,推动成果转化,助力打造以效率为核心、以开放包容为根本的最优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董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