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为朋友圈点赞少而焦虑

  □王琦

  微观点:朋友圈的点赞数不应成为评价自己或者他人生活状态的标准。应该摒弃这种过于量化的评价方式,回归到分享和交流的本质上来。

  日前,“朋友圈点赞率不足10%”登上微博热搜。不少网友表示,微信里有好几百甚至上千个好友,但是一发朋友圈,点赞的数量不到10%,觉得有点失落。也有网友认为,发出来的目的是记录生活,不是为了炫耀,点不点赞其实无所谓。

  “微信好友4000+,给我点赞的却没几个”,这一现象引发热议,不禁让人们开始反思:我们是否过于在意这些虚拟的“赞”?是否该为点赞数的多少而感到焦虑?

  当今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点赞作为一种社交互动方式,已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它简单、直接,能够在瞬间传递出认同与赞赏的信息。然而,当点赞数成为衡量一个人受欢迎程度或者生活状态的标尺时,我们或许应该思考:这种量化的评价标准是否真正合理?

  首先,朋友圈的本质是分享与交流,而非竞赛。我们发布朋友圈,初衷往往是为了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当我们将过多的关注点放在点赞数上时,便偏离了分享的初衷。点赞数的多少,并不能代表我们生活状态的好坏或者人缘的优劣。毕竟每个人的生活圈子和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

  其次,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并不等同于真实的人际关系。虽然点赞可以作为一种认同和赞赏的表达方式,但它并不能完全代表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交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与朋友之间的互动远不止于一个简单的点赞,更多的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电话沟通或者深度的文字聊天来增进感情。

  再者,过于在意点赞数可能会导致虚荣心的膨胀。当把自我价值感建立在别人是否点赞的基础上时,就容易陷入一种虚荣和攀比的漩涡。这不仅会让人更加焦虑,还可能影响到与他人的真实交往。

  那么,面对朋友圈点赞数少的情况,应该如何应对呢?第一,调整心态,回归分享的本质。发布朋友圈时,应该更加注重内容的质量和真实性,而不是过分关注点赞的数量。把朋友圈看作是一个记录生活、分享感受的平台,而非一个竞赛场。

  第二,珍惜真实的社交互动。与其把精力放在追求虚拟的点赞上,不如多投入一些时间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上。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往往比一百个点赞更能让人感到温暖和满足。

  第三,培养多元化的兴趣爱好。当我们把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时,自然不会过分依赖社交媒体上的认同感。无论是读书、旅行,还是参加各类活动,都能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总之,朋友圈的点赞数不应成为评价自己或者他人生活状态的标准。应该摒弃这种过于量化的评价方式,回归到分享和交流的本质上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社交媒体时代保持平和的心态,享受真实而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