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何以“恨水”
□冯忠方
张恨水是我国著名的章回小说家。他在40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写了长篇小说130多部,他的作品以小市民及小知识分子在旧社会的遭遇为题材,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欢迎。
张恨水本名张心远,安徽潜山县人。很多人奇怪,他为什么别的不恨,偏偏恨水呢?原来,他自幼喜爱古典文学,当他读到南唐后主李煜的词《相见欢》时,颇受启发。李词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他从这首词中领悟到了光阴的可贵,并且特别喜欢最后一句词。于是就在他17岁第一次投稿时,正式署用笔名“恨水”。他取“恨水”二字,意在自勉爱惜光阴,不要让时光像水一样白白流逝。之后他当了新闻记者,就以“张恨水”作为正式姓名,直到逝世。
当然,关于他的名字也有种种猜测和传闻,比如有的人说是张先生早年与某女士谈恋爱,追求未果而恨水,所以有此笔名。为此,张恨水在回忆录《我的创作和生活》中谈到:“名字本来是人的一种记号,我也就听其自然,可是直到现在,许多人对我的笔名有种种猜测,尤其是根据《红楼梦》中女人是水做的一说,揣测的最多,其实满不是那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