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质勋章“民不能忘”
于文岗
![]() |
杭州南宋御街二十三坊四牌楼巷“民不能忘”牌坊 |
□于文岗
杭州市区南宋御街二十三坊的四牌楼巷内,矗立着一座“民不能忘”牌坊,此处原有为伍子胥、褚遂良、岳飞、于谦四位先贤而建的“忠节祠”,“民不能忘”石坊是后来据文献资料还原修建的,上面记着四贤生平简要。原本那座牌坊,推测当是史上最早的“民不能忘”坊。
苏州也有“民不能忘”牌坊,还是两座。
一座是为汤斌建的。汤斌,今河南睢县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康熙二十三年(1684)由内阁学士擢升为江宁巡抚。翻开《清史稿·汤斌传》:濒行,谕曰:“居官以正风俗为先。江苏习尚华侈,其加意化导,非旦夕事,必从容渐摩,使之改心易虑。”并赏赐。当年十月,康熙首次南巡至苏,谕斌曰:“向闻吴阊繁盛,今观其风土,尚虚华,安佚乐,逐末(意经商)者多,力田者寡。尔当使之去奢返朴,事事务本,庶几可挽颓风。”又赐御书及狐腋蟒服。
汤斌不负厚望,整吏治,肃积弊,毁淫祠,敦风化俗。江南殷富名声在外,赋税沉积使百姓不堪重负。汤斌查明实情,据实奏报,先后奏免赋额数十万两。汤斌天性淡泊,生活崇尚俭朴,终年以韭菜、豆腐羹下饭,百姓昵称“豆腐汤”。巡抚江苏两年,凭着“豆腐汤”之道,赢得了百姓爱戴。汤斌离任返京,苏州民众哭泣挽留未成,停市三天,拦路烧香为他送行。乾隆元年(1736),赐予汤斌谥号“文正”。为铭记这位勤政爱民好巡抚,苏州百姓在接官厅建“民不能忘”石坊,1976年因防震拆除,2009年在百花洲公园重建。
另一座是为李秀成建的。太平军进苏,李秀成立志“舍死一命来抚苏民”,和平手段不伤百姓。苏南地区田赋极重,民不聊生。李秀成将民众苦状陈奏,天王下诏减轻了田赋。苏州士绅和民众自发为他在阊门外建了一座汉白玉“民不能忘”牌坊。“淮勇”攻克苏州后,李鸿章查问此事,“民以减粮对”,李下令拆毁了牌坊。
潮州的“民不能忘”牌坊则是纪念两位知府。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韩江洪水,广济桥,俗称湘子桥被冲垮。后经维修勉能通行,但“过客皆叹其病涉”。道光二十七年(1847),刘浔出任潮州知府,为百姓安全渡桥,主持重修广济桥,可不久因升职离开潮州。此后,盐运分司吴均代理潮州知府,接棒继续修桥,带头“捐廉五千金”,盐商、富户齐聚力,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竣工。百姓不忘刘、吴功德,集资在桥上修建“民不能忘”坊。光绪间敕建专祠于广济楼,立“民不能忘”牌坊于东关外广济桥。2007年重建于东岸桥墩上。坊额上款“为清道光太守刘浔、分司吴均建”。“民不能忘”的“忘”写作“㤀”,乃忘的异体字,以“心上有人”会意。
南京曾有一座“民不能忘”坊。曾国藩逝世后,南京建了曾公祠,莫愁湖建有曾公阁,又在汉西门外建了一座“民不能忘”牌坊,上书“赠太傅、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一等毅勇侯曾文正公遗爱之坊”。该牌坊部分构件,现仍保存于莫愁湖公园内。
北方也有“民不能忘”。荣膺者廖楚璜,曾被选送日本留学。宣统二年(1910),舒兰设县,廖出任首任知县。就任后即发出了舒兰最早的戒烟(毒)令,次年戒完。1910年冬,东北鼠疫,廖知县不避凶险,深入疫区,采取尸体集中焚烧、封屯儿等雷霆手段,阻止了瘟疫肆虐。这场世纪大鼠疫,共造成东北6万多人、吉林2万余人死亡,但舒兰仅“110余人死于鼠疫”。留学归来的廖楚璜深知教育之要,在县城设立劝学所督教,又创立了舒兰县初、高等小学及其他四所官立小学,鼓励私人办学,为舒兰教育奠基。1912年廖离任,舒兰人民感念廖公,夹道相送并为他树碑,正面镌刻“廖公纪念碑”,背面则刻“民不能忘”。
“民不能忘”有坊有碑也有匾。樊城的汉江土堤遇洪即溃,清道光年间,郑敦允任襄阳知府后,决心改土堤为石堤。然而,樊城的堤防不在官银修固之列,郑敦允组织募捐,参与者数以万计。1830年冬,石堤终于修成。道光十一年(1831),一场亘古未有大洪水后,新堤塌陷过半。已调任武昌粮储道的郑敦允闻讯,执意回任原职,完成未竟之愿。百姓听说郑公回襄阳,“走迎三百里,日夜牵挽而至”。郑返任后,立即修堤,日夜巡视,积劳成疾,于次年不幸离世,“民哭公,如哭私亲”。去世的第三年,襄阳百姓自筹资金,于公馆门外建郑公祠,在条石驳岸正中镶嵌阴刻“民不能忘”石匾。
“民不能忘”受捧并成一道美景,盖因其含金量高。它萌于《大学》“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之善境,发乎百姓心灵深处之情感。它不是官对民的要求,而是百姓间的叮咛,是官员不能忘民真情投入的“爱出者爱返”,也是民为官颁授的金质勋章。
为官之道在爱民。民不只有仇官,也爱官感恩官。若说仇,仇的只是那些尸位素餐、渎职滥权、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奸佞宵小。而民之所爱,正是那些亲民爱民、为民惠民的忘我者。民心似镜,读人若秤,悉如苏州百姓,孰好孰孬门儿清。官民之爱不是单向单为,而是双向互为。就像异体“㤀”字,官“心上有民”,民“心上有官”,世间便生“民不能忘”。古贤如此,当代焦裕禄、孔繁森、谷文昌、杨善洲等优秀领导干部再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