兮甲盘的启示

  □张珠容

  西泠春拍曾在2017年7月15日以2.1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出过一个西周宣王五年的青铜器——兮甲盘。这个兮甲盘高11.7厘米、直径47厘米,敞口浅腹,窄沿方唇,内底微向下凹,一对附耳高出盘口,两耳各有一对横梁与盘沿连接,圈足残缺,形似一个平底锅。它虽然造型、纹饰简洁,但其内底133字的长篇铭文内容十分丰富,价值弥足珍贵,因此拍出了2.1亿元的天价。在拍卖会现场,人们纷纷惊叹:“这堪称史上最贵的‘平底锅’呀!”

  拍卖结果在收藏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原来,在西泠春拍之前,贴在这个兮甲盘身上的价签仅仅是“30万元人民币”。

  据说,元代大鉴赏家鲜于枢的僚属李顺甫在无意中得到了兮甲盘。之后,其家人将兮甲盘折断盘足,用来烙烧饼。清代末年,兮甲盘辗转落入著名收藏家陈介祺之手,之后失踪,不知收藏所在。直到2010年,它被一位热爱传统文化的旅美华人从一家小型拍卖公司买下带回国,然后流入北京程田古玩城一个姓于的古董商手里。之后的2012年,一名浙江商人以3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从于老板手里购得兮甲盘。而时隔五年之后,兮甲盘的身价就从30万飙升到2.1亿,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西泠春拍过后,业内许多收藏者都在讨论一个问题:“那个以30万超低价就把兮甲盘卖出的古玩城于老板,若知道它五年后拍出2.1亿,是不是肠子都要悔青了?”

  换做一般人,一定会后悔不已。可有意思的是,于老板得知消息之后心中依旧坦然。而这份坦然,源于他得到兮甲盘之后发生的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

  那时,于老板将兮甲盘展示在店内,不少藏家都见过它。可藏家里基本没有人瞧得上这个“平底锅”:“我估计它就是个仿品。”“最多就民国的。”“价值不大,没必要花钱买来藏着,以后怕不好脱手。”于老板听罢,并不与藏家们争论,心里想着:如果没人要,放着就放着吧。

  有一天,一个外地人到于老板店里,以1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买走了兮甲盘。可没过几天,这个外地人就拿着东西折回店里,说要退货。他摆出的理由是:“我的朋友告诉我这个兮甲盘是宋代仿制品,12万买来太亏了!”于老板于是与对方商量:“要不我降价20%给你?”可那名外地人说什么也不肯。于老板无奈,只得取消了这次交易,退还了全款。

  那之后的挺长时间,兮甲盘一直无人问津。又有一天,一名浙江商人逛到店里,相中了兮甲盘,然后报出30万人民币的价格。于老板想着:这件青铜器之前一直默默无闻,如今终于遇上一个识得它的好主,那就出吧!于是,他们当场交易,兮甲盘于是从于老板手里转到浙江商人手里。

  正因经历种种曲折,于老板对兮甲盘拍出2.1亿天价的消息看得很平淡。他说:“在卖掉兮甲盘时我的想法很简单:30万差不多了,相比于买了又退的那名外地人,我至少还有赚头。这么一想,心里也就平衡了。若我心存不满,就算当时不是以30万,而是以1亿价格将兮甲盘卖给别人又怎样?如今拍卖会将它拍出2.1亿,那我是不是得哭天喊地:‘别人一转手就赚了一个亿,我真是亏大了?’”

  古玩行是个永远能创造奇迹的地方,更是一个处处存在落差的地方。你若处理不好“奇迹与自己擦身而过”之后产生的心理落差,不能像于老板那样把心态放平,那么你在古玩行里就会活得很累。希望那个价值2.1亿元的兮甲盘能给藏家们带来这个深刻的启示。同时给所有人带来一个启示:人心不知足是折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