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提案呼吁

加快创作浙江标识电影

  联谊报讯  “浙产电影走在全国前列,但浙江标识电影仍有成长空间。”省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副院长刘智海提案呼吁,深挖浙江元素,积极打造浙江标识电影,把浙江精神阐释好,把浙江文化展示好,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刘智海认为,浙江历史文化丰厚,做好赓续传承、守正创新,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浙江文化发展之路定能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电影能影响社会大众和社会意识,能联动产业资源、辐射经济社会全局。”刘智海以热门影视剧举例,《奇迹·笨小孩》生动讲述了深圳这座“奇迹之城”的故事;《长沙夜生活》有力推动了长沙成为全国“网红”城市;《繁花》迸发展现了上海激情澎湃的城市精神。“聚焦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浙江急需创作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标识电影。”刘智海提出,要触摸浙江历史文化脉络,激活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引导各地用好宋韵、运河、南戏等历史文化资源,做好与中共一大、浙南红十三军、浙西南挺进师等相关的红色文化资源展示,讲好经典故事。要挖掘新时代浙江人的精神内涵,做好浙江人创业故事和精神价值的展示,讲好当代故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构以大江、大河、大海等自然景观为特色的浙江山水与风土人情标识,讲好山水故事。

  “怎样深挖浙江元素、刻画电影中的浙江形象,是当下浙江电影需解决的急迫问题。”刘智海认为,要依托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性发展,将浙江丰富的历史文化与当代资源通过电影艺术转化为浙江文化标识,进一步夯实浙江电影文化传承、擦亮浙江文化标识。

  本报记者  徐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