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微”开始

——读《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

  黎均平

  “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最近,在断断续续中终于读完《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后,我产生了特别强烈的共情,觉得这是一本非常难得的小书、奇书、有趣的书、有用的书,它就像一只巧手,拨动了我内心已有些僵固的琴弦。

  说它“小”,主要就开本、篇幅、角度、语言表达而言。书为32开本,篇幅不长,连同“出版后记”在内,总共才134页,以“普通人”的小角度切入,提出的问题不深奥,用近乎“面对面”聊天的日常口语交流。

  说它“奇”,奇就奇在平中见奇、小中见大、浅中见深,让你在轻松愉快、潜移默化中接受其观点和影响,几乎没有拒绝和不相信的理由,通读全书,无一处有“硬灌式”和“嵌入式”的推销说教痕迹。

  说它“有趣”,主要基于作者独特的经历体验和在书中幽默灵动的描写。该书作者斯蒂芬·盖斯,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宅男,既没有耀眼的履历,也没有高薪的工作,他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拥有不尽人意的生活现状和喜爱享乐、逃避改变的自然倾向,为了改变自己,他开始研究各种习惯养成策略,用自己做实验,亲力亲为,用心用情感悟、论证、梳理、总结,形成“真知灼见”般的结论。在这一点上,类似国内正在热映的电影《热辣滚烫》的主人公。

  说它“有用”,仅从书的内容和结构就能感受到:共七章,聚焦的终极目标是帮助你在生活中建立健康的习惯性行为方式。前三章探讨习惯建立过程、大脑、意志力、动力以及这些因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达到最佳效果,着力从学理上厘清。接下来的两章探讨合理、科学的途径,着力讲路径选择。最后两章教你如何具体运用,着力讲适用方法。全书分若干个小章节,不见长篇大论,只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结实阐述和精准建议。

  什么是微习惯?为什么要强调微习惯策略?“1天1个俯卧撑,1天1页书,1天50字……每天只做一点点的无负担习惯养成法”是该书反复强化的观点。作者在书中深情地写道:“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你需要每天强迫自己完成它。微习惯太小,小到不可能失败。正是因为这个特性,它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并且具有超强的‘欺骗性’,它也因此成了一种极其有效的习惯养成策略。”“微习惯会帮助你改变自己的生活,在这一点上,你会胜过世界上99%的人。人们无法让改变的效果持久时,往往认为原因在于自己,但其实他们本身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他们的策略……当你开始用微习惯策略教你的方法按照大脑的规律做事情时,持久改变其实很容易。”正如作者所言,微习惯策略的科学原理表明了人们无法长期坚持大多数主流成长策略的原因,也揭示了人们长期坚持微习惯策略的可能性。结合人生阅历,我理解了,微习惯策略的精髓是摆脱高期待值等外在条件的无形限制与心理压力,让我们一身轻松地行动起来。只要开始行动,就有机会做得更多,当行动成为习惯时,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曾经觉得可望不可及的目标,这也许就是微习惯的魅力所在。

  记得以前曾读过一篇题为《改变一生的五句话》的文章,其中第一句话就是“优秀是一种习惯”,与微习惯策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般来讲,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英国人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指出:“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当然,习惯也有两重性。和《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的作者一样,我们强调的是养成优秀的好习惯,而好习惯往往从微习惯开始,每一个微小的改变都可能累积成巨大的成功。这,也符合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傅雷家书》中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我想,尽管东西方文化差异较大,但傅雷和斯蒂芬·盖斯,告诉我们的其实是同一个道理。微习惯,大有可为,让我们调整策略,赶紧行动起来吧,人生的好风景就在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