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场马拉松

  谢伯康

  在推广全民阅读公益活动中,我听到比较多的一句话就是“工作都忙不完,哪有时间看书”。

  书籍作为记录知识的一种载体,自古以来就是传承文明的重要方式之一。人从书籍中获取知识,又将新的知识记载下来,从而形成了人类的文明。可是,在快节奏的今天,读书似乎成为了一种奢求,人们疲于工作和生活,休闲的时间被短视频、游戏、电视剧所占领,书籍成为了束之高阁的“装饰品”,“没时间”成为了大家不约而同的借口。

  我爱上读书是在初中。学生时代有大把的时间阅读,我在不断地买书、看书的过程中,充实了自己的课余生活。工作后,我也曾苦恼没时间阅读,每天不是在工作中,就是在工作的路上。2016年的冬天,我将骑电动车的出行方式改为了乘坐公交车,等车、乘车、转车到报社需要近一个小时,于是我拿起了书籍在路途中阅读,漫长的通勤时间被书中的内容所占领。有时候在车上看到精彩的情节,会忍不住笑出声来,看到悲伤的故事,又会暗自流泪,怪异的举动常常吸引到其他乘客的注意。知道通勤阅读的好处后,出差、旅行的途中,我都会带上一两本书阅读。那一年,我用零零碎碎的时间,读完了近40本书。

  作家刘心武说:“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每天必看书……忙的时候我也仍能看书。”尽管读书成为了一种“奢侈的事情”,但仍有不少人将此当作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也如此。读报纸、网络新闻,从中获取时事新鲜消息;读学科教材,获得工作中需要的职业技能;读文学书籍,陶冶情操,充实生活……我也会做些读书笔记,写一些读后感,让书中的知识为己所用。

  当教师后,我的读书方向有所改变。我开始大量阅读一些儿童作品,以孩子们的视角来审视这个世界,改变成人的固有思维,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夏洛的网》是我分享比较多的一本书籍,蜘蛛夏洛为了改变小猪威尔伯变成火腿的命运,倾其一生为威尔伯织了四张网,让它成为了农场里的“王牌猪”、“了不起”的猪、“光彩照人”的猪、“谦卑”的猪……我通过故事告诉孩子们友谊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团结、友善。我将一段段有趣的故事分享给了学生,让他们也开始逐渐爱上阅读。

  其实,快节奏时代的我们,并不是没有时间阅读,而是没有沉下心去领略阅读的魅力;其实,阅读就像一场马拉松,开赛后需要我们不断坚持,才能慢慢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