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评分不一定有好口感

  □胡建兵

  微观点: 获得虚假高分值的餐厅,是想获得高评成网红餐厅后,吸引更多的食客,抬高价格,以弥补赠送菜品等的损失,获取更多的商业利润。

  “相信评分,不如相信自己的舌头。”近日,有关“评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的话题登上热搜。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在高分网红餐厅“踩雷”、爱吃的餐厅却只有3.5分的经历,引发了“评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的讨论。这一现象的背景折射出一些点评类APP存在分数灌水、好评率失真的情况。 

  许多评分值高的餐厅,不是用价廉物美的食品征服食客,而是靠赠送菜品、提供优惠等“盘外招”获得高分。实际上,这些获得虚假高分值的餐厅,是想获得高评成网红餐厅后,吸引更多的食客,抬高价格,以弥补赠送菜品等的损失,获取更多的商业利润。

  《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餐馆通过赠送菜品、饮品等让利做法,直接地刷高网络人气和好评率,进而吸引更多客源,是靠营销走捷径,这种虚刷高分的乱象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餐厅通过赠送菜品、饮品等抬高好评分值,会降低点评类APP的可信度和参考价值。毕竟不管餐馆在点评类APP上分值高低,食客到了这些餐馆亲身体验后才会有真感觉。评分网站上的分数在拉升,4.8分算合格,4.5分勉强可尝试,如果只有4分甚至更低,仿佛已经透过手机屏幕,尝到了难以下咽的味道。但最近偏偏有不少年轻人挥舞起了“支持低分餐厅”的大旗。他们一边高喊“我倒要看看有多难吃”的口号,一边勇敢走进了各种“3.5分餐厅”,甚至把“3.5分餐厅”给挤爆了,说明他们对好评乱象的不满。

  除了一些餐馆通过赠送菜品、饮品等抬高好评分值外,在餐饮行业中,评分高的餐厅往往注重装修、服务等方面,而忽略了菜品本身的品质。这些餐厅往往会在外表方面下功夫,比如装修、宣传等,以此来吸引食客的眼球。但当食客真正品尝到菜品时,却发现味道并不是想象中的好。相反,一些评分低的餐厅却能够在菜品品质上下功夫,提供更加地道、美味的餐品。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口感和品质,而不是仅仅追求高评分。

  市场管理部门应该对餐厅通过赠送菜品、饮品等抬高评分值这种违法违规乱象进行惩戒,净化好评生态。相关平台也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 ,并通过降低曝光率、公屏展示等方式,约束商家行为。消费者如果发现餐厅存在虚刷高分等行为,应该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的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