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埠古镇早茶街

  □陈荣高

  兰溪人都说:到了兰溪不去游埠古镇喝个早茶、吃个早点,会一生遗憾。

  凭着好奇心,我赶了个早去那儿尝个鲜。

  早茶街上人声鼎沸,十分热闹,来喝茶的人满满当当。大家沿街而坐,泡上一杯茶,再来上一份特色美食,听居民话家常,满街弥漫着茶香。

  古镇里的居民就是这里的主角,他们保持着老一辈留下的吃早茶习惯,每天四五点钟天不亮,早茶街上的店家就把门板卸下,搭好桌子,拉上几张板凳,煮起开水,茶馆就开张了。

  我们走进了一家老茶馆,正前方戏台上的两张八仙桌早被茶客预订了,据说这是最佳位置,百年前这里是说评书的地方,下面坐的都是茶客,边听书边喝茶,优哉游哉。

  坐定后,店主端上来的就是一杯热茶。“您来了!欢迎您!”一句甜蜜蜜的招呼,让你有一种老常客的感觉。我们边喝茶边吃早点,先上来的是一大碗热气腾腾的咸豆浆,仿佛就是当年妈妈做的那味道。然后上了一份鸡子粿,鸡子粿其实就是鸡蛋馃,“鸡子”是婺州方言鸡蛋之意,皮薄且脆,小葱与鲜肉打底,再磕一个鸡蛋,顺着饼皮的小口子,注入馅料中。再上一份裹着鲜肉蛋香的肉沉子,尝尝丈母娘招待新女婿往鸡蛋里塞肉的肉沉子。女婿是丈母娘的半个儿,因此才有了这优厚的待遇,我们有幸享受了新女婿的待遇。

  听主人说,肉沉子需先把鸡蛋敲到茶盅里,左手用筷尖在蛋黄上戳小洞,右手用另一双筷子搛起肉馅塞进蛋黄中。一个蛋黄里面要放一两肉馅,这可是你们杭州人吃不到的呀!

  兰溪的酥饼也是一绝,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八婺酥饼数兰溪,兰溪酥饼看游埠。”趁热咬上一口,齿颊生香。游埠有许多家酥饼店,最出名的当属六指头酥饼。制作师傅生来就有六指,纯手工制作,他的酥饼远近闻名,上午九十点钟就被预订一空。

  游埠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曾是浙赣闽皖交界处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交易地、商埠重镇,素有“钱塘江上游第一埠”之誉。游埠为浙江四大千年古镇之一,与桐乡乌镇、湖州南浔、义乌佛堂齐名,都清晰地带着傍水而居、因水而兴的痕迹。自东晋游埠成为码头开始,店铺林立,舟楫往来,商贾云集。游埠不疾不徐,以它独有的姿态展现,它是最原始、最现代,也是最有烟火味的古镇。

  我们行走于游埠溪边的青石板上,古桥、石阶、花灯、牌坊……跃入眼帘。望着游埠溪,清澈见底,岸边修建的栏杆、休闲景观设施与沿岸景观绿化相得益彰。

  看看游埠溪上的五座桥,就知道游埠过去水路有多兴。沿着游埠溪,建于明清时期的太平桥、永安桥、永济桥、永福桥、潦溪桥依次排开,姿态各异的五座古桥总称“五马归槽”。堪称一绝的永福桥是五桥中跨度最长、结构最宏伟、高度最高的石拱桥,建于明朝,重修于清朝,是米、猪、竹、木、药、茧“六行”的交通枢纽。据夏村宗谱记载,此桥系25岁守寡的夏氏用编蒲鞋、打草鞋的一生积蓄所兴建,原称夏氏桥,后人怀念夏氏造福邻里的德行,改称永福桥。桥上人特别多,摄影的、写生的、跳舞的、唱歌的……尤其在永福桥石碑前拍照留影的人,一个接着一个,也许大家都为夏氏造桥的精神所感动吧。

  千百年来,游埠溪就设有前街埠头、大街桥埠头、白鹭园埠头、柴市桥埠头、双溪埠头、太平桥埠头等。这里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千年古渡,也是兰溪20座古渡中最大的渡口之一,洋港古渡位于衢江左岸游埠镇洋港村境内,为衢江兰溪段最后的一座渡口。随着航运复兴之路的唤醒,2019年1月,钱塘江中上游衢江金华段恢复通航。一座宏伟壮丽的游埠航运水利枢纽,出现在衢江与游埠溪汇合口,使古渡口化身新枢纽。过去有着“小兰溪”之称的游埠镇,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

  千年前贯休从这里出发,云游四方,成就一代罗汉画鼻祖;300年前李渔也从这里坐船,几度沉浮,成为东方的莎士比亚。近代戏剧家江和义、“世界十大摄影师”“亚洲摄影之父”郎静山、“中国测量之父”天文学家曹谟等名人都出生在这里。故人肯定没有想到,曾经出发的地方——游埠洋港,是如此繁华,且旧貌换新颜。从前的游埠,低调古朴;如今的游埠,光彩照人,别样的江南水乡韵味悠远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