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驱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并行推进

  □民进绍兴市委会

  数字化产业协同智慧体系,包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互为支撑的范畴。据国家网信办最新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50.2万亿元,占GDP比重41.5%,基于新一代互联网支撑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在绍兴网络大城市建设实施进程中,加速布局发展数字化产业智慧协同体系,既是确保绍兴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绍兴网络大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价值内涵体现。

  现状

  自《绍兴市数字经济5年倍增计划》实施以来,绍兴积极抢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构筑协同产业体系,科学优化主导产业布局,引进和培育链主企业,提升产业链竞控力,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绍兴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然而,绍兴产业经济运行还存在产业信息隔断、业绩信息不畅、需求感知较弱、竞合强度不足和创新要素缺乏等诸多痛点。绍兴启动网络大城市建设,为解决这些痛点提供了契机。

  可行性条件

  产业协同需求明确。绍兴产业经济行业门类分布广泛,不同行业之间关联度强,资源共享需求旺盛。

  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行商及铁塔绍兴公司的光通信、移动通信、5G基站投建加快,运行规模持续扩大,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良好。

  先导产业支撑有力。集成电路、应用电子等信息产业,智能装备产业与智能技术应用等支撑产业智慧体系建设的先导产业与技术发展迅速。

  服务平台投运加速。在若干产业领域,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平台建设与投运已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

  路径建议

  建议按照“双轮驱动、并行推进”的原则,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体系建设并行推进。具体建议如下:

  构建智慧应用技术研发平台。一是整合高校及相关研发机构力量,组建智慧应用技术研究院;二是引进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行业领先企业研究院,形成若干个基于主要智慧产业的特色研究院。

  着力建设智慧产业体系。依托现有数控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布局发展智能化装备制造产业。鼓励三大通信运行商的光通信、移动通信业务及铁塔绍兴公司的数字通信基础设施投建向智慧产业体系大规模发展,为绍兴智慧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条件保障,并按市场规律拓展产业智慧通信业务。继续强化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应用电子等智慧产业先导产业发展。

  鼓励发展生产性信息服务业。发展支撑智慧产业和产业智慧体系的云计算等服务平台建设与商业化运行,形成有向外输出能力、强大的现代生产性智慧服务产业。有计划推进客户云、服务云、供应云、物流云、运维云等产业智慧体系的支撑性平台建设,强化企业实质性上云进程。

  尽快完成绍兴产业体系运行状态调研。组织力量集中调研,掌握绍兴各主要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的供应链关系族谱和各主要产业各种要素供给的外部和内部供应族谱。

  推进区域内产业互联网分层平台建设。一是加速推进绍兴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二是鼓励主要产业企业深度融入所在垂直行业全国性产业互联网平台;三是鼓励发展企业内物联网平台。

  组建绍兴产业智慧体系发展工作机构。重点承担绍兴产业智慧体系建设的规划、计划、政策机制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