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劳动养生谚语

  □刘琪瑞

  母亲今年82岁,身子骨硬朗,面色红润,说话中气十足。她从年轻时就热爱劳动,出生产队的工,干自留地里的活儿,到老了母亲也闲不住,栽几棵路边的小树,侍弄院子里那方小菜园,喂鸡养鸭,劈柴做饭,亲力亲为。我们劝她少干些活,别累着,她开口就是那些土腔土调的俗语、谚语,什么“铁不炼不成钢,人不劳动不健康”“干活劲出来,歇着病出来”,还有“身体越动越壮,脑子越用越灵”“劳动劳动,疾病难碰”,说得我们只好由着她来。

  母亲饮食、作息很有规律,一日三餐,早睡早起。日头刚冒红,她就早早起床,打扫小院卫生,喂喂圈里的鸡鸭和两只看门狗,然后到不远处的小菜园,锄草、捉虫、施肥、浇水。她常说:“老话说得好,‘早起三朝顶一工,强于找人落下风’,自家的活儿自己干,早起做活精神好、效率高呢!”我们兄妹小时候就爱赖床睡懒觉,她常掀我们的被窝,催我们早起做活儿。而今母亲还给我们上“养生课”,经常在大早晨给我们打电话,念叨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人儿有朝气,也有好景看!该起床了,‘花开满树红,劳动最光荣’,扫地、买菜、做早餐,家务劳动样样行!”

  母亲最看不惯我们小辈抱着手机不放,长时间打游戏、刷微信、泡抖音,每每看到我们这个样子,她会说:“老辈人说,‘久坐伤肉,久卧伤气,久视伤血’,抱着那劳什子不撒手,可伤神呢!赶紧放下来,跟俺去菜地锄两垄草、浇半亩园。”看着儿孙们干得热火朝天,母亲笑眯眯地又念出了劳动谚语:“锄头落地不亏人,长金长银长精神!干了农活呀,心里舒坦,还有盼头,可不要学以前的书呆子,‘秀才不到地里来,见了小麦当韭菜’。”

  偶尔有个小病小灾,母亲只要能下床,她也要到田里转一转,能干点农活她就多干点,流了一身热汗回来,头痛脑热的小病儿就去了大半,母亲美其名曰“发汗疗法”。我们听她这么一说,唬得让她得病就看医生,可别任着性子来,母亲振振有词:“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人是贱骨头,越懒越生病;干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出上一身臭汗,排毒又出邪气,胜似看郎中抓药呢!”

  母亲喜欢赶集,她常骑着那辆电动三轮车,把田里园上收获的五谷杂粮、瓜豆青菜,带到不远处的集市上出售。卖完了粮菜,她数着一叠毛票,再买回自己喜欢的东西,喜滋滋地哼唱乡间的小曲,骑着载满喜悦的电动车回来,一副优哉游哉的陶醉状。我们听说了坚决反对,怕她偌大岁数出现意外。母亲却有自己的主见,她说:“常言道:赶集上店,快乐自见。俺赶大集、看乡景,有卖有买,一天都是好心情呢!再说了,尽管这些小钱你们几个看不上眼,可这都是俺自己劳动换来的,花自己赚来的钱舒服,买两样可心可意的物儿,心下欢喜哟!”

  母亲就是这样的人,须臾离不开劳动,她一辈子勤劳惯了,还积累了不少土里土气、拙朴直白的劳动养生谚语。母亲张口即来的这些谚语,让我们听了顿觉有韵味、有道理,获益匪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