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旅融合,做深做细茶产业
应玉萍
□杭州市政协委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西湖风景名胜区分局局长 应玉萍
茶文旅融合是以茶文化为主题、茶产区为载体,以旅游为内容、产业化为导向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带来了茶产业和旅游业的市场创新和业态更新。杭州作为“中国茶都”,继续保持“三茶”引领地位,要做深做细茶文旅融合发展。
全力建设美丽茶园
让茶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游客享受到全方位的茶文化体验。一是采用统一规划机械化种植的模式,保证种植的整齐美观,使美丽的茶田成为绿色基底。二是在不影响茶叶生长的前提下,通过景观改造,间杂开花乔木,进一步提亮茶园景观。三是注重保护茶园及茶园周边的生态环境,推进茶园和原生环境的融合。如西湖龙井茶园环境要与西湖景区无缝连接,构建“山饮西湖,雾生龙井”的独特风景。
串珠成链设计茶文旅游线
以西湖龙井为主线串起文化新高地。充分利用西湖景区的优美资源,突出茶历史、茶文化主题,着力打造以西湖龙井茶为内涵的茶文旅景观带。一是增设“西湖龙井匠心手工技艺”十大手法主题雕塑和吟咏龙井的诗词碑林。可以龙井路为轴线,自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沿龙井路顺“龙井八景”而上,在沿途建立“十大手法”雕塑,开辟碑林区,既可挖掘复原历史名人吟咏龙井茶的笔墨,也可请当代书法名家录写名人诗词,增加文化景观,以更好传播龙井记忆。二是发挥中国茶叶博物馆作用。赋予其西湖龙井茶博物馆主题功能,坚持政府主导,吸引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和运营,优化茶文化展示、茶生活体验、茶活动开展、茶技艺培训、茶研学交流、茶休闲养生、茶餐饮品鉴等服务功能,将其打造成西湖龙井茶文化深度交流体验地。
以径山茶为主线串起良渚文化大走廊。充分把握“径山茶宴”入选人类非遗重要契机,使这项茶俗文化的杰出代表在青山绿水的滋养下,焕发全新的生命力。同时,以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为载体,将杭州国家版本馆、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等“文化明珠”串珠成链,与城西科创大走廊和“千年发展轴”构成“两廊一轴”空间新格局,实现历史与现代交汇、文化与科技融合,为提升杭州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提供有力支撑。
以区县茶为主线串起融杭茶文旅大环线。杭州区县有丰富茶叶资源,如天目青顶、安顶云雾、天尊贡芽、雪水云绿、鸠坑毛尖、千岛玉叶、千岛银珍、建德苞茶等,建议积极创新文旅、茶旅发展思路,整合市域内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等茶叶、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挖掘弘扬茶文化、普及宣传茶知识、促进发展茶经济,推动县域茶文旅跑出“融杭”加速度。
构建“全方位沉浸式”的体验系统
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名胜+名茶,做好各地旅游名胜和茶文化结合工作。如,产西湖龙井的名胜区,特色美食品尝及制作、听茶农们讲过去的故事等。二是茶艺+茶俗,发挥各地自有的民俗特色。如,西湖龙井茶的手工炒制,展示西湖龙井茶传统的加工工艺,茶道、茶艺学习的茶席体验等。三是文化+活动,开展多元的茶事活动。如,以龙坞茶镇为主线打造茶市节庆活动,开展西湖龙井茶炒茶王大赛、茶叶市集等,打破单一业态,导入潮流元素,策划网红打卡点,力求产学研文旅商并举、吃喝玩乐游购齐抓,延长茶产业链、价值链,打造现代茶业的全产业链。通过全景式直播互动、融媒立体化传播的方式,为新茶上市做推广,展示杭州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