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的西陵渡

杭州滨江区西兴老街

  □占监楼

  西陵渡是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位于现在的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老街西端的铁陵(岭)关附近。唐代的诗人们或陆路或从京杭大运河自中原南下,在钱塘江北岸的凤凰山下出柳浦渡,跨钱塘江到西陵渡,经浙东运河入越地。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5万多首唐诗中,出现“西陵”一词就有124次、“西兴”2次,实际可以确定属西兴的有61首。西陵的改名要到五代,吴越武肃王以非吉语,改西兴。西陵的唐诗大多与潮水有关。西陵、潮水、别情,在不朽的唐诗中传承至今。

  唐天宝元年(742),李白离鲁东,南下游越,沿京杭大运河,经杭州渡钱塘江,到浙东首驿西陵。李白的一生曾四次游越(又说七次),这是他的第二次。他在此地观看了“涛白雪山来”的大潮,游览了越王城,再经浙东运河东去。后作诗《送友人寻越中山水》,高歌“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杜甫到浙东漫游大约在开元十九年(731)到开元二十二年(734)间,他到江南后在湖州停留,后到杭州,由杭州渡钱塘江,过西陵渡,登古驿楼,他的《解闷十二首》之二云:“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古驿楼。”在他的另一首《壮游》中,又整个回忆漫游越中的过程。踏出船蓬,却涌出愁思,之后便是无尽的回忆。

  不仅李、杜,在盛唐诗人中,孙逖、崔国辅、薛据都曾任山阴县尉,作为父母官,赴任或离任时都心情复杂,或踌躇满志,或恋恋不舍,在西陵渡口都曾触景伤怀,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孙逖写下《春日留别》:“春路逶迤花柳前,孤舟晚泊就人烟。东山白云不可见,西陵江月夜娟娟。春江夜尽潮声度,征帆遥从此中去。越国山川看渐无,可怜愁思江南树。”离别之情,跃然纸上。崔国辅赴任途中,因潮水渐落,在北岸暂时不能渡江,寄宿于范浦,写下:“月暗潮又落,西陵渡暂停。”薛据为山阴尉过西陵渡时,在《西陵口观海》中写下关于钱江潮的名句:“山影乍浮沉,潮波忽来往。孤帆或不见,棹歌犹想象。”一地为官,终身念想,西陵已深深地铭刻在他们一生的记忆中。

  中唐经过西陵作诗或诗歌涉及西陵的代表诗人有皇甫冉与释灵一的互酬诗作。灵一是著名的侍僧,也是浙东唐诗之路上的焦点人物,曾在越中驻寺讲学,与众多的诗人有赠答来往。皇甫冉《西陵寄灵一上人》云:“西陵遇风处,自古是通津。”灵一《酬皇甫冉西陵见寄》回:“西陵潮信满,岛屿没中流。”皇甫冉还有《赋得越山三韵》,是写给灵一的回诗。包括刘长卿的《西陵寄一上人》、张南史的《西陵怀灵一上人兼寄朱放》等,都是与灵一上人的赠答。诸人众多有关西陵的吟咏,可见当年西陵作为浙东唐诗之路起点的无限风光。

  白居易任职杭州刺史,也曾三下浙东。元稹作为越州刺史,又兼浙东观察使,在越六七年之久,是来往于西陵的代表人物。元稹的诗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元、白曾为同学及同事,有深厚友谊,任职又近,多有交往。长庆三年(823),元稹途经杭州,拜访白居易后,到了西陵渡口,写下《别后西陵晚眺》:“晚日未抛诗笔砚,夕阳空望郡楼台。与君后会知何日,不似潮头暮却回。”并以竹筒贮诗,递送杭州。白居易回《答微之泊西陵驿见寄》:“烟波尽处一点白,应是西陵古驿台。知在台边望不见,暮潮空送渡船回。”一对好友,竹筒递诗,互诉别情,回音缭绕千年。

  晚唐诗人中,李绅是往来西陵的代表人物,他与白居易、元稹同倡新乐府运动,后曾任宰相。作为浙东的父母官,李绅多次过西陵并作诗,写下《却道西陵寄王行周》《却渡西陵别越中父老》等。江南的送往赠别诗中,经常提及西陵。春风杨柳,水色松声,中秋晓月,潮起潮落。由景触情,鞭辟入里。比如方干,晚唐著名诗人,桐庐人,游历浙江各地,多有题咏,后隐居于会稽镜湖。其《送吴彦融赴举》诗:“西陵柳路摇鞭尽,北固潮程挂席飞。”又《送钱特卿赴职天台》诗:“雾昏不见西陵岸,风急先闻瀑布声。”比如储嗣宗《送顾陶校书归钱塘》诗:“水色西陵渡,松声伍相祠。”

  西陵作为钱塘江上的渡口,不仅有别情,更有风情。晚唐有几篇本地诗人写西陵景色和潮水的名篇。吴融《西陵夜居》诗云:“寒潮落远汀,暝色入柴扃。漏永沉沉静,灯孤的的清。林风移宿鸟,池雨定流萤。尽夜成愁绝,啼蛩莫近庭。”深秋、寒潮、沙洲,深夜、孤灯、宿鸟,微雨、流萤、啼鸣,绘就了一幅幅的意象,愁肠欲绝,丝丝缕缕。吴融是山阴本地人,后致仕归越,多次到过西陵,爱乡情切,人、景、物把握精准。罗隐的名篇《钱塘江潮》:“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描写潮水的声势和变化、潮水到西陵渡口波澜壮阔的情景,流传甚广。罗隐生长于富春江畔,对江南和杭州文化很熟悉,后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无论是别情还是风情、过客或者本籍,道的都是不舍和喜爱。

  众多的诗人取道西陵入越,留下了许多描写西陵渡口和钱塘江风光的杰作,有互道离别的题赠诗,有咏潮诗、咏景诗、怀古诗等。除上文提到的诗人,还有朱长文、严维、李嘉佑、释皎然、张籍、喻坦之等,西陵随着唐诗的流传响彻中国广袤的大地和悠远的历史。一朝入诗来,流传恒久远。千年的轮回,记忆远了,但涛声依旧。历史上的西陵渡其实和现在的地铁西兴站不远,都起着交通中转的作用,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融,文化的传承在这里流淌。

  煌煌唐诗,悠悠西陵。暗香浮动,绵延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