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砚滴意趣生
穆秀珍
![]() |
□穆秀珍
兔子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小动物之一,老百姓一直把它视为吉祥之物。我国古代神话《嫦娥奔月》,与嫦娥相伴的就是玉兔。古之文学作品常将“玉兔”喻为明月,有“金乌西坠、玉兔东升”“冰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之说。兔子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四,是长寿的象征。
这个小兔砚滴,铜质。一只模样可爱乖巧的小兔子蹲在地上,臀部肥硕 ,尾巴微曲向下,前肢直挺,像是发现了什么,头部扭向身后,两只长耳朵向上竖起,双眼圆睁,好像准备伺机而动。小兔砚滴造型新颖,设计别致,造像写实,雕琢细腻。它不仅是文房实用品,同时也极具观赏性。
砚滴为注水入砚的文具,也称水注、水滴、书滴,有单独的进水口和出水孔,出水细缓,是古人研磨时的注水器。那古代的砚滴到底是如何使用的呢?清代胡煦《周易函书别集》中提到:“书滴,上下两孔,故可以泄水。此即坎卦上下两阴而中阳流动之义。若使塞其易控,则一孔不泄。”可见,古人使用时先用手指按住背部的孔,在砚台上一松,器身里的水便会由出水孔流出,一按便停止,控制研墨时水流量的大小极为方便。
砚滴最早为铜制,之后出现了陶、瓷、玉、石等其他质地,砚滴的形制也多样,常见的为动物造型,有蟾蜍、天禄、鱼、鸡、熊等,其他还有桃子、莲蓬、船形砚滴。砚滴以形制奇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备受青睐。传世的砚滴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其赏玩性远远大于实用功能。苏轼的《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有云:“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斗妍。”可见文房小器砚滴,既重实用又助文思,既绘意境又寄情怀。砚滴虽是案头小物,却能看出古代文人墨客精致的生活态度。虽然是件注水用的东西,却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艺术性,成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古人在读书著述的同时,也将这文房的雅玩从艺术的角度推向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