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等大师在杭州演出
徐宏图
![]() |
| 梅兰芳照片 |
□徐宏图
梅兰芳在杭州首演缺搭当
民国十八年,梅兰芳首次来杭,献艺于“西湖剧院”。演至《四母探郎》,一时找不到理想的老生配戏,令经办人着急。梅先生说:“你去请陈大濩来与我搭档吧!”经办人心想:一个公路局的年轻雇员,能与梅先生配戏吗?正在犹豫间,梅先生催道:“快去吧,我就要和他搭档!”
梅先生如此看重的陈大濩,原来是一位有来头的年轻票友。他出生于山东一个没落官僚家庭,伯父陈宝琛是宣统皇帝溥仪的老师,从小就迷上了京戏。19岁那年就读上海交通大学,因家庭破产遭受冷眼,即毅然离开交大,决定到杭州当兵。没料兵没当上,却考上了浙江公路局成了一个小雇员,月薪36元。因喜欢唱京戏,受到京戏迷、公路局局长的喜欢,经常叫他到家里唱京戏,还特地请了余叔岩的老师、溥仪同族的一位叔叔教他唱戏,从此伎艺大进,驰名遐迩,能演《窃符救赵》《铸剑》《黄魏争功》《斩祢衡》《孙安动本》等剧。对此,梅先生早有耳闻,才请他配戏。
当晚,西湖剧院灯光格外明亮,梅兰芳与陈大濩同台演出《四郎探母》,梅饰公主,陈扮四郎,因配合默契,声情并茂,受到满座观众青睐,拍手称好,至今仍为杭州人津津乐道。
程砚秋游西湖风声泄漏
民国十一年霜月,京剧大师程砚秋初下杭州,打算游毕西湖及苏堤之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还有灵隐山之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三寺,即所谓“六桥三竺”后就返回,没打算在杭州演出,但因风声走漏,被杭州“西湖凤舞台”经理得知,立即亲赴挽留,再三相请,始同意献技三天。于是《全浙公报》立即登广告:“西湖凤舞台礼聘全球欢迎、初次莅杭、独一无二、真正梅派古装青衣花旦程艳秋(砚秋)在该舞台演出。和程艳秋同台献技的还有南北欢迎古装花旦荣蝶仙、南北欢迎超等小生吴富琴、京津著名优秀花旦王又荃等京剧演员。”观众风闻,雀跃欢呼。演出日期从11月22日起,至11月24日止,戏目如下:
11月22日。夜戏:《虹霓关》。演员:程砚秋、荣蝶仙、王又荃、吴富琴、陆金龙、王长胜、倪河林。
11月23日。夜戏:《雁门关》。演员:程砚秋、王又荃、荣蝶仙、小月红。《全本樊江关》。演员:程砚秋、荣蝶仙、高宝奎、陆金龙、仲俊卿。
11月24日。夜戏:《新玉堂春》。演员:程砚秋、王又荃、刘振廷、谢月亭、高宝奎。《马上姻缘》。演员:荣蝶仙、王又荃、陆金龙。
缘于程砚秋的献技,西湖凤舞台的门票价格猛涨一倍。优等月楼从平日四角增至一元;特别座由四角升至八角;头等票由二角五分增至五角。
尚小云、马连良同台献艺,票价骤涨
民国十二年(1923)6月2日至6月5日,尚小云、马连良,携朱素云等名伶来杭州第一舞台献技。早就打出广告,称“不惜重资敦请环球第一大名鼎鼎青衣花旦尚小云”并汇集“全球声震谭派唱工老生马连良”“第一小生朱素云”“南北著名第一花面李寿山”以及小杨月楼、王桂卿、景韵琴、马福禄、王连浦、盖春来、李春利、王治芝来杭献艺。四天戏单如下:
6月2日。夜戏:《大战陆文龙》。演员:马连良、李春利、杨菊笙主演。《新玉堂春》。演员:尚小云、朱素云、李寿山、马福禄、马春禄主演。
6月3日。夜戏:《宝莲灯》。演员:尚小云、马连良、张子焕主演。《贩马记》。演员:尚小云、朱素云、李寿山、马春禄主演。《打鱼杀家》。演员:马连良、小杨月楼、李春利、杨菊笙主演。
6月4日。夜戏:《苏三起解》。演员:尚小云、马春禄主演。《春香闹学》。演员:尚小云、李寿山、张菊芬主演。
6月5日。夜戏:《贩马记》。演员:尚小云、李寿山、张子焕主演。
由于尚小云、马连良的精湛演技,第一舞台的票价骤涨,分别从原来的特等六角、头等四角、二等二角半、三等二角,涨至优等一元四角、特等一元二角、头等八角、二等五角、三等三角。但尚小云一走,票价随之下降,优等与特别包厅均降至一元,头等、二等、三等,分别降至六角、三角、二角五分。
尚小云演完四天即离杭,而观众仍不过瘾,热情未减,第一舞台经理只好恳求马连良再留两天。因盛情难却,有“伶界伟人、环球第一唱工老生”之誉的马连良被挽留再继续演出两天拿手好戏。戏目如下:
6月6日。夜戏:《全本珠帘寨》。演员:马连良、小杨月楼、盖春来、景韵笙、杨菊笙、赵庆挺等。
6月7日。夜戏:《打鼓骂曹》。演员:马连良、王连浦。
欧阳予倩杭城献新剧
欧阳予倩,曾与梅兰芳齐名,人称“北梅南欧”。民国二十二年6月17日,应邀来杭州第一舞台献艺。这是他于1921年创办“南通伶工学校”,试图借用办学培养戏曲演员与改造旧剧,未能实现其理想而于次年离开本校重返舞台的首次出演,这次来杭州演出的剧目都是他精心改良的新剧。演出的日期,从6月17日始,至6月21日止,共演出七场。戏目如下:
6月17日。夜戏:《人面桃花》。主演:欧阳予倩。配角:景韵琴、张菊芬、葛华卿、王君益、李春岩。
6月18日。日戏:《宝蟾送酒》。主演:欧阳予倩。配角:张子焕。夜戏:《百花献寿》 。主演:欧阳予倩。配角:赵庆廷、景韵琴、张菊芬、葛华卿、王君益、李春岩。
6月19日。日戏:《尼姑思凡》。主演:欧阳予倩。《越虎城》。主演:赵鸿林。夜戏:《长生殿》(全本)。主演:欧阳予倩。配角:景韵琴、赵鸿林、闻子芬等。
6月20日。夜戏:《黛玉葬花》。主演:欧阳予倩。配角:张菊芬、张子焕。
6月21日。夜戏:《新玉堂春》。主演:欧阳予倩。配角:张子焕、李逢南。
冯春航饰演冯小青
民国十年春,京剧名旦冯春航,来杭州“西湖歌舞台”献演《小青影事》,此乃南社社长柳亚子特地为他编写的悲剧。演明万历年间扬州才女冯小青,工诗词,解音律,嫁杭城豪公子冯通为妾,为大妇所妒,徙居孤山别业。亲朋劝其改嫁,不从,凄怨成疾,命画师画像自奠而卒,年仅十八。此剧在上海彩排,先请柳亚子观看品评,因故事发生在西湖,柳建议最好先到杭州演出,于是由冯春航率众来杭。演出当日,电请柳亚子来杭观看,柳即邀集了一批在沪社员偕来,到杭后又邀约了在杭的社员如李叔同、丁展庵、丁不识、陆鄂不30余人观看。缘于主演冯春航感化入戏,演得哀感顽艳、凄婉动人,满座倾倒,莫不动容泪下。
演毕,柳亚子又提议到孤山冯墓凭吊,为小青留个纪念。来到孤山,寻到玛瑙坡冯墓,发现墓旁另有其学生钟韵音之墓,两墓并列,可见师生情深。于是柳亚子主祭,吊古伤今,既介绍小青的悲剧人生,又赞许其诗文之优美。冯春航也谈了演出体会。然后由李叔同撰文书碑,饬工雕凿立于墓前。目击者章达庵称该碑碣文为汉隶,内容写当日凭吊经过及凭吊者姓名,署李息书。(碑和墓均于“文革”中被毁,碑碣已不知下落。)祭毕,齐赴相邻的“楼外楼”聚餐,至下午二时,再到旁边的西泠印社四照阁啜茶,至晚而散。
《小青影事》公演后,杭城顿时轰动。尤其是妇女观众席上,许多人不时以巾拭泪。连演七天,座无虚席,一票难求。后到上海演出,也获一片好评。从此,冯春航以“小子和”的艺名誉满沪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