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里有活
王珍
□王珍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为一名杰出的雕塑家,他的眼睛必须具备发现美的能力。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杰出贡献,不仅仅是为这个世界创作了《思想者》《青铜时代》《加莱义民》《巴尔扎克》等不朽的作品,更是为世界贡献了这句凝结着思考和智慧的名言。
不少人熟悉这句名言,也很热衷于引用。拍了一张好照片,写了一篇美文……都会借此吉言美化一下自己的眼光,嘚瑟一下自己的品位。
眼中有美,能提升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信心和勇气。确实很重要。但我觉得,对绝大多数人的眼睛来说,仅仅能发现美,功能少了一点。说实话,作为一个普通的女人,我最想说的是:生活中并不缺少活儿,而是缺少发现活的眼睛。我相信,有不少人说过或听到过“眼里要有活”这句话。
眼里有活的学生,除了用心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必定还会自觉自愿地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或技能;眼里有活的农民没有农闲,四季都有庄稼可种。即使是农作物不播种、不生长、不收获的时节,也会去捯饬土地、农具。眼里有活的人,在职场上不会只管自己的三分三,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开拓进取创新;眼里有活的人,在居家时总会发现家里有需要清理收拾的地方,会思忖着做些美食犒劳家人,会在换季时及时地洗洗晒晒。眼里有活的人,在人群中,总能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会主动伸出援手;即使在独处时,也不会空得无聊闲得发慌。
听到“眼里要有活”这句话,有人会反省、自惭,自查一下自己是不是有点懒散;也有人会觉得很反感,愤愤不平地怼一句:你要干净你去累死吧,我泡一碗方便面躺在垃圾堆上照样可以做美梦;还有人认为,这样的要求有点太苛刻,认定说这种话的人一定是劳碌命特别想不通,不但自己累死累活,还会连累身边的人,不如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更轻松、快意,人生不长,何不好好享受?
那些听不得“眼里要有活”的人,并不是想得通,更不是活得通透,而是一种自私自利只图自身享乐的本能。我们所说的享受生活,并不等同于享乐主义,也不是自私自利,更不是放荡无羁、纵欲无度;不是没有远虑,不是胸无大志,更不是鼠目寸光、斤斤计较。而那些“今朝有酒今朝醉,没心没肺人不累”的人,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品行不够高尚。
良好的人品是怎样的?作家梁晓声是这样定义的:“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确实,一个有修养、有道德,能替人着想、有慈悲心,有责任心、有道义感的人,必定眼里有活、心中有数、脑里有些许招术,手上有几把刷子。
和眼里有活的人相反,眼里只有享受的人,哪怕有一堆需要马上处理的事务,哪怕看着同事伙伴忙得团团转,他照样选择躺平。
其实,躺平也是一种能力、一种条件、一种底气——那就是你靠着自己的努力打拼,已经拥有了相对丰裕的物质基础,可以选择放慢脚步,以相对舒适的工作方式换取足够的生活需求,或者依靠前期积累安逸度日。
否则,不管你是富二代还是别的什么代,躺平在他人的劳动成果上都是可耻的。就像我勤劳善良的母亲常常教诲的那样:做人做人就是要做的,凡人凡人就是有烦恼的。所以,若要活得像个人,眼里有活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