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和右手

  □吴建

  儿子是个左撇子,他无论是写字还是拿筷子都用左手,做其他事也是如此,喜欢用左手。长大后独立生活,学习炒菜也用左手拿铲刀、勺子。在他小的时候,我曾强行纠正过他用左手的习惯,但收效甚微。后来我们就任其自然,到现在,他连开车也主要用左手。

  左手和右手本来是一对“孪生兄弟”,在远古时代,人还是猿猴的时候,他们担负着同样的重任——配合双脚,四肢前行。随着人类的进化,前肢从爬行中解脱出来,成为劳动的主要肢体。不知是什么原因,右手被人类最大限度地使用着、发挥着,人们用右手持斧砍柴、用右手张弓搭箭、用右手撒网捕鱼……而左手与之相比则显得相形见拙,至多做一些辅助工作而已。比如吃饭,右手拿着筷子或勺子夹菜舀汤,而左手只是端一端碗,有时还可以省略。再比如写字,人们都是用右手捏着笔写,左手几乎是闲置着。就像两个人说相声,右手如主角,一个劲儿地说着,侃侃而谈,左手如配角,只能见缝插针地插上几句,捧捧场罢了。

  据说,古时候左撇子是不被人们理解的。在古汉语语言中,“左”一词可解释为“笨拙”或“欠老练”。左总是与一些否定、贬义的概念相联系,意为“邪”“错”,比如“旁门左道”“左嗓子”,而“意见相左”就是意见相反,“左迁”就是降职,“闾左”就是指穷人。

  其实,左手并不比右手差。许多家喻户晓的人物都是“左撇子”。例如,画家达·芬奇、喜剧演员卓别林、自然科学家爱因斯坦、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等。由于生活在以右手为主的社会中,左撇子反而有更好的抗压适应能力。加上左撇子常与众人有不同的见解,富有很好的想象力及整体把握能力。所以,左撇子在事业发展中明显会很有优势,脚踏实地会取得成功,并且很有一番作为。

  曾经看过一篇童话《左手和右手》,是说右手认为自己整天忙个不停,就觉得自己非常重要从而看不起左手,可当左手干脆不协助右手时,右手干活也不灵便了。在嘴巴大叔的教育下,右手认识到团结的重要,以后两个和睦相处,互帮互助,成了一对好兄弟。

  一双手,都是人的肢体,没有强弱之分。它们是平等的,是相辅相成的。一双手,合在一起,就是力量的源泉。

  夫妻之间也是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间久了,就像左手和右手,许多人即使不再相爱也会选择相守。也许生命里会出现爱你或你爱的人,但那终归是过客,你还会牵着左手或右手走下去,幸福有时与爱情无关。就像《左手右手》这首歌所唱的那样:“天天在你左右,天天和你厮守,我们手牵手到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