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导航“弹”广告,这个口子不能开
何勇海
□何勇海
微观点: 技术进步应守好伦理的“大门”,避免技术进步伤人害人、危害交通等公共安全,有边界的科技创新才是负责任的创新。
近日,有车主反映称,正在行驶中的电动汽车的车内屏幕突然跳出一条弹窗广告,甚至遮住了导航信息,此举可能带来驾驶风险从而引发热议。车企回应称是为了告知车主“推荐亲友购车可获奖励”,目前已停止推送,并对推送方式进行了改善。
弹窗广告是网络世界的“牛皮癣”,网友在看新闻、刷视频、上网课时,它都会随时“弹”出来,甚至难以关闭。一些弹窗信息内容低俗夸张,或涉嫌虚假宣传等,不仅扰乱互联网市场秩序,还存在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可能。相关部门对此多次展开整治。然而,弹窗广告总是“弹不走”“弹不完”,让人感到无奈。更让人感到害怕的是,弹窗广告竟然“爬”上了车载导航。
车载导航是给驾驶员指路的好帮手,开车出行用导航,自然是对道路不熟悉。试想,在行驶途中,特别是行驶到陌生的岔路口,车载导航突现弹窗广告,挡住屏幕信息,会给驾驶体验和驾驶安全带来怎样的影响?在媒体最近报道的一起事件中,车载导航弹窗广告有“查看”“取消”两个按键,为继续使用导航,驾驶员必须腾出手花几秒钟去处理弹窗广告,这已经威胁到行驶安全了。若是高速行驶,一两秒钟的分心就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责任谁来承担?
随着车联网的普及,智能网联汽车逐渐成为一个全新的互联网终端入口。这是技术进步的产物。技术进步应守好伦理的“大门”,避免技术进步伤人害人、危害交通等公共安全,有边界的科技创新才是负责任的创新。弹窗广告在其他互联网平台本就饱受诟病,剿而不绝,岂可让其堂而皇之地“荣登”车载导航?人命关天,安全驾驶不是闹着玩的,互联网车载导航显然应在保障大众安全的前提下,为自己谋出路、谋利益,否则就有谋财害命之嫌。
值得深究的是,车载导航上的弹窗广告从何而来?在上述报道中,车载导航的弹窗广告是厂家推送的。说实话,这样的汽车厂家恐怕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这样的“名声”传开来,无疑会让消费者“用脚投票”。另外,因中控屏出现弹窗广告导致交通事故,且查证属实,保险公司如果不予理赔,造成的损失恐怕也需要厂家来承担或分担。
在智能网联汽车逐渐成为一个全新的互联网终端入口,车商、APP开发者、电信运营等多个领域的商家都摩拳擦掌的背景之下,车载导航“弹”出弹窗广告,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不仅厂家不能如此“生财”,4S店、第三方软件商也不能这样搞。《广告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
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于今年9 月30日起施行。该《规定》着力解决利用弹窗违规推送新闻信息、弹窗广告标识不明显、广告无法一键关闭、恶意炒作娱乐八卦、推送频次过多过滥、推送信息内容比例不合理、诱导用户点击实施流量造假等问题。对此,消费者充满期待。然而,对于车载导航弹窗广告不应只是规范,而是必须严禁与取缔。毕竟,安全责任大于天,在这点上,谁也不能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