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监管,莫让老年人陷入保健品骗局
刘哲明
□龙游县政协委员,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 刘哲明
近年来,老年人群体日渐庞大,部分商家抓住老年人群体辨识能力较弱的情况,通过免费发放鸡蛋、免费试用产品、“专家”授课讲座等形式,诱使老年人变相购买价格高昂、效果甚微的“保健”产品,给老年人群体带来了经济损失和健康隐患。
为此,建议抓好源头审查,守好入门关。严格审查保健品行业经营主体资格,杜绝不合资质的保健品经营商进入市场。建立保健品行业监管档案,动态跟踪监督,对商家经营证照、主要经营产品、产品检测报告等逐项登记造册,并依据讲座参与人数、保健品经营金额、周边群众投诉等情况对商家落实风控登记分类,完善会销活动审核机制,对不符合资格的经营者及时驱逐出市场并追究相应责任。
落实巡查处置,守好管控关。落实市监、卫生、综合执法等部门联合巡查机制,对巡查中存疑的会销场所安装监控或集声器,留存视听资料备查,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依托“141”县域社会治理体系,压实属地乡镇监管职责,将保健品监督纳入基层网格员的巡查工作中,充分发挥网格员队伍“千里眼”“顺风耳”作用,及时发现保健品经营不法行为和风险隐患,打通保健品监管的“最后一公里”。持续优化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完善行刑衔接体系,明确不同违法犯罪行为的部门权责关系,增强保健品行业监管震慑力,推动构建保健品行业良好市场生态。
注重舆论引导,守好宣传关。拓宽宣传教育渠道,结合老年人的阅读习惯,广泛分发防范保健品违法推销类宣传单,多轮次展播宣传教育片,设置多个保健品知识宣传站点。用好家属及身边人力量,以户为单位发放防范保健品欺诈告知单,督促家属向老年人宣传保健品正确理念。设立多个群众线索举报渠道,用好群防群治力量,对涉老年人保健品犯罪形成全方位、无死角的打击态势。
落实关爱举措,共筑防火墙。如今,部分老年人缺乏关爱,闲暇时间集中游乐去处较少,为保健品的不合理推销滋生了生存土壤。建议以社区为单位,充分利用好公共活动场所,常态化组织老年人集中活动。定期开展社区健康筛查,邀请医生、专家等专业人士向老年人解读身体指标,向老年人传达正确的养生保健观念。
(整理:赖忠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