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企业上市加把劲儿
江山政协委员提案献计“1122工程”
![]() |
江山是我省老工业基地、首批20个工业强市建设试点县之一,工业基础扎实,发展势头强劲。江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实施“1122工程”,力争培育一批挂牌上市公司。市政协委员章群峰、周献泉提案提出具体建议。
利好:
有利于带动产业竞争力提升。一个产业拥有数家上市企业,可以有效发挥上市企业的集聚带动作用,提高产业集聚度,拉长产业链条,加速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有利于提供企业加速发展资金流。企业上市不仅可以催生裂变式发展,还可以借助直接融资平台,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随时通过增发、配股、可转债等方式实现再融资,确保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有利于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通过上市,接受更规范的市场监督,使企业的决策、运行、管理等机制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提高决策水平、管理水平。
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形象。上市公司头衔是企业内外兼修、综合实力的象征。企业能够在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得到更多的资源。
建议:
专业人做专业事,高水平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江山市设有金融服务中心,建议进一步充实部门的专业力量,设立专职人员负责企业上市推进工作的具体落实,为牵头组织改制上市相关培训、调研、筛选上市后备资源等工作提供专业服务。在此基础上,组织专业人员研究北交所政策,积极对接,研深研透,开展上市储备、标准衔接、筹划辅导、梯队培育等工作。引入上市服务“外脑”。建立“中介机构+金融专家”双智库,整合优质券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保荐机构、金融投资机构专家等资源,为企业提供上市资源培育、投融资渠道对接、路演推介展示等综合专业服务。争取证券机构派遣专业人士到上市后备企业开展对口精准服务。
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断增强上市后备企业自身实力。企业的业绩,利润、市值的要求,研发投入等必须达到入市要求。内控要规范。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企业与人才团队合作,提高企业整体科研水平。加快企业与配套企业联动发展,做大做强企业自身实力。
众人划桨开大船,提高为后备企业上市服务质量。建立全市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容错纠错机制、重大处罚事项事前协调机制,为企业挂牌上市排除障碍。为后备上市企业办理股权转让、土地处置、税收、环保、注册登记、出具合规性证明函件等事项时,要在合法合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实行限时办结。各相关部门要靠前服务,指导后备企业依法合规运营。优先支持上市后备企业,各种要素向后备企业倾斜。
不达目的誓不休,用好券商上市路径。要针对券商机构的上市要求,专门牵头组织股改上市相关培训、调研;定期实地调研企业情况,掌握一批符合产业政策、成长性好的企业数据;充分发挥券商机构的资源优势,积极组织省内各家券商与中小企业上市辅导形成对接,提高辅导的针对性;搭建企业与证券、会计、法律、资产评估、银行、创投、咨询等专业机构沟通的平台;协调企业改制上市涉及相关部门的关系,为企业上市办理相关手续提供绿色通道等,如财政补贴、奖励基金、减免税收等各个方面给予更多扶持。重视上市培育与引进战略投资的结合,引导省内外创投机构对江山市上市后备企业进行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