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童子”紫铜镇
胡胜盼
![]() |
| “牧牛童子”紫铜镇纸 |
□胡胜盼
又是一年春耕时节。能在春耕春播时节收藏有关牛题材的藏品,自是赏心乐事。笔者最近从一位藏家手里淘得一件清末民初年间的“牧牛童子”紫铜镇纸,可谓应时而得。
古时凡说到“镇”,就不是一般之物了。“镇”在汉字中是很复杂的一个字,本身有重量向下压的意思,又引申为威服、压服和安抚、安定之意。《楚辞》中有“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的诗句,这个“镇”是用来压床、榻、枰的四个席角。由“镇”才有了后世的镇纸、镇尺。在陈浏的《陶雅》卷上这样记载:“镇纸谓之压尺,铜与瓷玉皆有之,亦多肖生物者。”镇纸古代有青绿蟾蜍形、蹲虎形、卧马形,此外为狗、螭、兔、牛、马、鹿、羊等,在材质上,铜、玉、瓷或玛瑙、水晶的皆有。
这件紫铜镇纸,铜质精良,铸造精细。镇纸刻画牧童、黄牛十分传神。黄牛卧伏于地,昂首引颈,双目圆睁,犄角如月,双蹄收束,体态健硕,神态怡然。牧童跨于牛身,头戴斗笠,略略欠身,一手扯牛绳,一手抚牛背,面含微笑。童子与黄牛互相映衬,充满诗情画意。
宋代诗人雷震描绘过一幅牧牛归来图《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诗歌前两句绘景,天气将晚,太阳就要落山,长满青草的池塘波光粼粼。后两句写人,放牛归来的牧童横在牛背上,随意吹着不成曲的小调。宋代诗人黄庭坚自幼聪颖,七岁时写下一首《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这首诗的后两句同样是抒情,用追名逐利的官场黑暗反衬乡村生活的恬然自适。
一件“牧牛童子”铜镇纸,将牛的忠实、牧童的天真和文人的意趣三者有机融合,堪称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