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柯灵的投稿经历

  □傅丽红

  柯灵是绍兴斗门人,作为当代著名的电影剧作家、散文家,他常被人问起“处女作”是什么,老人很谦虚,自认为没有那种可以认真地称之为“处女作”的文章,倒是他年少时的写作投稿经历令他终身难忘,回味无穷。

  为了生计,少年柯灵当了邻村一所小学的教员,但由此也得以有机会读到零星几本来自上海的杂志,那些纸上的大千世界打开了他的眼界,也让他萌生了写作的冲动。1924年,15岁的柯灵写了第一篇习作《斗门提灯会记》,发表在鲁迅也写过文章的绍兴《越铎日报》上,这可给了柯灵以极大的勇气和信心。由此,他除了在县城的报纸上投稿外,还尝试着向上海的《儿童世界》《少年杂志》寄去稿件。但因乡间闭塞、交通不便,柯灵不能常常看到这些刊物,投稿也就像打哑谜,是否打中很难知道。有一次,柯灵写了一篇根据民间传说呆女婿的故事改编的文章,投给《儿童世界》。寄出后,也没有了下落。直到一年多后,柯灵难得进城去逛街,在一个简陋的旧书地摊前蹲着翻阅时,突然眼前一亮,一本《儿童世界》上居然有他的那篇呆女婿文章,而且还配了精美的插图,柯灵不禁喜出望外,连忙买下抱入怀中。晚年柯灵回忆:“这戏剧性奇遇给我的惊喜,恐怕只有母亲忽然找到失散已久的儿女才能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