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杭州第四届全运会
张清宏
⦾史海钩沉 □张清宏
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举办“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当时,张静江主政浙江,他为1929年在杭州举行盛大的西湖博览会,同时在杭州举办第四届全运会积极活动,多方游说。1929年9月,经中华民国政府中央193次政治会议决议,中华民国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在杭州举办,以期与博览会共办而相互增辉。
从清宣统二年(1910)由美国传教士爱克斯纳(D.T.Max Esner)发起“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在南京举行开始,已开过三届全运会,但所有组织、裁判等工作,均由外国人担任。
1929年9月,“第四届全运会筹备处”在杭州马坡巷“省自治专校”门口挂牌。体育界著名人士舒鸿与市党政军警各界要员参加筹备工作。运动场址选定梅登高桥东边原清军大营盘基地,东西长380米,南北宽243米,面积约150亩。建成田径场、足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各1个,各场间以竹篱相隔,均建有木质看台,可同时容观众万余人。会场时称国立杭州运动场。
1930年4月1日,第四届全运会在杭州梅登高桥体育场隆重举行,与会者有14省7个特别市及各地华侨代表队共22个单位,运动员1640人,规模远超前三届。这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来第一次举办全运会,国民政府特别重视,力图通过全运会来体现其新兴政府建国强国精神。开幕式当天盛况空前,上空飞机翱翔,地面军乐阵阵,小学生集队,齐唱欢迎歌,并表演5000人大型欢迎操。蒋介石、邵元冲、吴稚晖、褚民谊,外长王正廷,财长宋子文等登主席台就座。开幕式于上午九时半举行,蒋介石作即席讲话,戴季陶致开幕辞,张静江致欢迎辞,朱家骅报告筹备经过。后华侨代表袁敦礼答辞,运动员宣誓。
下午1时,运动会各项比赛项目有序展开。比赛项目男子组有:田径、游泳、全能、篮球、排球、足球、棒球和网球8个项目。女子组竞赛项目有:田径、篮球、排球、网球4个项目。田径和全能分设锦标,表演项目:男子有自行车及国术;女子有舞蹈。运动会工作人员均由国人担任。比赛结果男子总锦标为香港、上海、广东并列夺得,女子总锦标被广东队夺得。这届全运会最耀眼之处,诞生了一位田径明星——刘长春。他一举拿下100、200、400米三个冠军,并获得个人总分锦标而轰动全国,“东北短跑怪杰”由此名噪一时。
这届全运会专门设立了女子组,并正式设立女子竞赛项目。全国女子参加较为踊跃,总共有421名女运动员。在本次全运会上,东北女将孙桂云一鸣惊人,以7.4秒获女子50米短跑第一名,以13.8秒获100米短跑第一名。她参加的100米、200米接力赛跑也都获得第一名,最后获田径个人总分第一名。孙桂云“每到一处,赛场内外索取签名者蜂拥而至”。女子竞赛项目的设立,在中国女子体育发展史上写下一笔重彩。
4月1日至10日在杭州举办的第四届全运会,一扫前三届全运会上那种洋人到处颐指气使,国人深感屈辱的情况,裁判等工作全由国人承担,开展得井然有序。运动会开得热烈、圆满、周到,获得前后来观赛的13万余人的普遍赞扬。天津《大公报》予以高度评价:“此次开会十一日,参加者十四省区、七市,选手达一千六百余人,可谓极从来未有之盛,预料今后提倡体育之风气,益有进展,诚国家前途大可乐观之一现象也。”
可惜的是,浙江省与杭州市先在3月份举办首届省运会,为本省选练“全四运”精兵,以期在全运会中占地利并抢得名次。岂知虽出“雄兵”125人,参加了男女田径、篮、排、足、网球及游泳等多项比赛,却“全军覆没”。
国民政府第一次组织这种大规模的体育赛事经验不足,组织工作仓促,在比赛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尤以裁判水平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女子200米接力跑不能判出第一、二名,最后只好各赠锦旗1面,含糊了事,判哈尔滨与广东并列田径冠军。而“男子万米赛时,因记圈错误”,发令员技术不高,使得男子田径锦标难以判断属谁。
1930年在杭州举办的第四届全运会作为国民政府的首举,为日后各届全运会的举办积累了经验,起到了引领中国竞技体育赛事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