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寿裳喜欢赠送鲁迅熟食
陈宝国
⦾史林偶拾 □陈宝国
鲁迅曾写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以赠瞿秋白,纵观鲁迅一生交友,其实只有一人当得起这句话,那人就是许寿裳。
许寿裳是鲁迅同乡、少年同学、青年同志,还曾在教育部同过事,两人交往之密之深,他人无人能及。在鲁迅1912年5月开写的平生日记中,“季巿”(许寿裳字季巿)“许季巿”十分常见,他们曾一起逛古董市场、聚会小酌、借贷经济上互通有无等,私交笃深。特别有意思的是,许寿裳好像比较喜欢送鲁迅即食的食物。鲁迅《癸丑日记》:“十一月二十二日 晚季巿贻野禽一器,似竹鸡。”“十二月二十四日 晚季巿贻烹鸠一双。”
《甲寅日记》:“二月一日 晚季巿贻烹鹜一皿。”“四月十七日 晚季市遗火腿烹鸡一器。”“五月十六日 晚间季巿遗肴一皿。”“八月十一日 午季巿遗食物二品,取鹜还梅糕,以胃方病也。”“十月四日 许季巿贻烹鹜一器。”“十二月十五日 晚季市送蒸鸭火腿一器。”
《乙卯日记》:“正月一日 季巿送二肴。”“正月二十六日 晚季巿赠肴一皿。”“四月二十九日 下午季巿遗鹜一器。”“五月二十一日 晚季巿致一肴。”“六月十七日 下午许季巿来,并持来章师书一幅,自所写与,又《齐物论释》一册,是新刻本,龚未生赠也。又烹鹜一器。”“七月十九日 许季巿来,并贻笋煮豆一合。”“九月二十三日 晚季巿致鹜一器。”“十二月六日 晚季巿遗肴一器。”“十二月三十一日 季巿遗肴一器,与仆泉二百。”
《丙辰日记》:“七月十九日 晚季巿馈鹜一器。”
《丁巳日记》:“六月四日 晚季巿遗肴一器。”“六月二十三日 午季巿遗肴二品。”“九月三十日 铭伯、季巿各致肴二品。”
《戊午日记》:“正月二日 季巿宅遗肴二品。”
从日记可寻,自癸丑(1913)十一月开始到戊午(1918)正月约50个月里,许寿裳共送鲁迅成品即食熟食22次,除去鲁迅或许寿裳不在北京的时间,许寿裳大约两个月亲自或派人到绍兴会馆送鲁迅一次熟食(不包括经常邀请鲁迅到许家吃饭和一起饭馆聚餐)。有意思的是,许寿裳好像特别喜欢烹煮禽类给鲁迅吃,共有11次,占50%,尤其是“鹜”(野鸭),竟有7次,占到总数的30%以上。
1912年鲁迅从浙江绍兴老家到教育部工作后,一直到1919年年底周家举家迁京,在这期间鲁迅一个人寄住在北京的绍兴会馆里,虽然有一些同事朋友同乡学生等相往来,但有故无亲的生活显然是孤寂的,饮食也更是简单。好友许寿裳为了改善鲁迅的饮食,常常赠送家做熟食,使孤客鲁迅多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这也是许寿裳关心老友的一种方式。至于为什么赠鹜,《丁巳日记》记载:“九月三十日 洙邻兄来。朱蓬仙、钱玄同来。张协和来。旧中秋也,烹鹜沽酒作夕餐,玄同饭后去。”鲁迅中秋烹鹜饷客,或许鲁迅真的爱吃鹜;还有一种可能是,许寿裳认为食鹜有助于补益身体,所以多多益善经常赠送鹜。《甲寅日记》:“八月十一日 午季巿遗食物二品,取鹜还梅糕,以胃方病也。”胃不好的鲁迅还是留下鹜,食鹜对于鲁迅方病的胃至少是可吸纳的。
“君子爱人以德” ,许寿裳有古君子之风,对于好友鲁迅的身心35年间润物无声地一直予以关心。许广平称赞许寿裳对鲁迅的情谊“求之古人,亦不多遇”,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