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发展海洋CCUS产业
![]() |
□九三学社舟山市委会
CCUS是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即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提纯,继而投入新的生产过程进行再利用或封存,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碳减排双赢目标。CCUS产业作为新兴业态,以其绿色发展、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等优势,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并受到重视。从全球看,自2022年起CCUS项目呈爆发式增长,我国目前投运和规划建设中的CCUS项目已近百个,但海洋领域少之又少。未来5~10年是CCUS产业高速发展的关键期,建议舟山锚定海洋CCUS区域中心建设目标,构建CO2综合利用产业集群,辐射长三角全面绿色转型,为舟山现代海洋产业注入新的增长动能。
优势
地理位置优越。舟山面向东海,春晓油气田可作为碳封存空间,北靠长三角城市群,与适宜封存海域和高碳排放企业距离较近。与陆地封存相比,海上封存安全性高、环境风险小。
源汇匹配性好。以杭州湾绿色石化产业集群为代表的工业企业,以及火电厂等提供了稳定碳源。加上每年途经的11万艘次国际船舶,以8万吨散货船为例,一艘船一个月CO2的排放量就有1000吨,碳源丰富。
产业生态成型。CO2捕集环节,世界4大修船厂在舟山,具备制造、安装船用碳捕集装置能力。CO2运输环节,舟山拥有全国仅有的三艘CO2液体装运船。利用环节,焊接保护、干冰制造、绿色甲醇生产等都已破题起势。
建议
构建一张规划蓝图。一是出台市级CCUS总体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分阶段制定目标、产业布局、重点任务及技术路线。秉持全市“一盘棋”,强化资源整合与高效配置,突出各区块主体功能。二是争取规划层级提升。依托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向中央争取海洋CCUS区域中心建设支持。全力推动舟山CCUS产业集群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布局和统筹部署,提升规划层级。搭建区域合作平台,促进区域中心建设。三是谋划推动区域管网体系建设。建设长三角主要碳排放源与适宜封存点的CO2输送管网,构建安全、高效、经济的运输体系。
出台一批支持政策。在产业引领支持方面,建议设立CCUS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示范引领项目。探索将项目与新能源指标挂钩,按照减排量给予配套新能源资源指标政策。在技术攻关支持方面,通过金融补贴、专项支持,对CO2化工利用、矿化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进行奖励。向上争取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支持。在碳市场机制支持方面,依托国际油气交易中心,主动融入国际绿色交易体系,探索碳排放权交易、绿电绿证交易、绿色债券、绿色投资等品种,打造区域CO2交易中心。
建设一个示范园区。一是锁定三大产业。CO2综合利用产业,加快布局CO2与绿氢合成甲醇,以及CO2合成淀粉、鱼饲料等制造项目。碳捕集装备产业,引导本土船企与研发机构合作,发展碳捕集装置制造、运维等业务。CO2运输封存产业,加强与中海油、中石油等合作,开展驱油封存和盐水层封存试点。二是打造全国首个海上CCUS示范项目。建议在六横建设集液态CO2捕集港、海上CO2泄放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项目,打造全球领先的示范标杆。三是建立标准规范。先行探索制定完善制度法规框架体系、CCUS行业规范及技术规范,形成统一行业标准。
构建一套推进机制。一是构建工作推进机制。以专班化、项目化、清单化、时限化压茬推进各项工作。二是构建产学研协同机制。打造CCUS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深度融入、加大投入,推动CO2综合利用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突破,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三是构建国际合作交流机制。与国际能源署等国际机构开展深度合作。组织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不同层面的CCUS国际交流合作。发布CCUS领域前沿知识产品,组织国际论坛和知识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