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美食“火”起来

江山农工党提案支招

  食、住、行、游、购、娱,“食”位居旅游六要素之首,越来越多的游客为了一道菜奔赴一座城。农工党江山市支部提案建议,细分发展路径、做强名特小吃、夯实人才支撑,进一步激活美食产业新动能,推动地域美食“火”起来,积极促进江山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情况:

  作为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江山市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是“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白鹅之乡”“中国白菇之乡”“中国蜜蜂之乡”“中国黄精之乡”,拥有和睦炭锅白鹅、廿八都“八大碗两名点”、江山黄精乌鸡煲等地域名菜、药膳,美食产业发展稳健有力。但也面临品牌效益不高、地域特色不强、附加价值不足等困难,亟需破解。

  建议:

  以“差异化”细分产业发展路径。立足江山实际,将美食产业细分为鲜食、加工、厨材三大类型,分门别类打造美食品牌。在鲜食农产品上,聚焦锁鲜即食,加强分级、包装、营销,打造颜值高、营养好、口味佳的食品;在加工农产品上,通过深加工技术、本地酿造工艺等,持续丰富产品种类,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在厨材农产品上,聚焦保种育种、智慧养殖、精深加工、餐饮连锁、冷链物流、文化旅游等环节下功夫,持续做精做优原汁原味的地道菜品,让更多江山地标美食“走出去”。

  以“产业化”做强地域名特小吃。强化顶层设计,探索建立相关工作小组,系统制定全市美食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出台发展举措、积极培育公共品牌,扩大江山美食品牌效应。推进标准化工作,探索制定涵盖菜品名称、样式、食材、制作工艺、企业管理、消费服务等方面的地方标准,提升江山美食品质。打造高质量食材基地,统筹谋划食材基地选址、种子培育、技术培训等系列工作,建设一批生态茶园、精品果园、放心菜园、特色菌园、道地药园等,为美食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绿色优质的食材。加强探索创新,整体提升江山美食形象,明确美食品牌名称、LOGO、广告语等,推进品牌统一运营管理;突出菜品创新,鼓励“国字号”农产品在新品开发、味型变化、制作技术、烹饪技艺等方面主动探索,避免同质化,开发更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菜品。挖掘美食底蕴,积极开展特色饮食文化资料收集、梳理、研究工作,强化饮食类非遗保护力度,讲好江山美食故事,提升美食对游客的吸引力。深化产业融合,重视经营模式创新,主动吸收美食新业态发展的成功经验,鼓励“美食+互联网”“美食+文旅”“美食+教育”“美食+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探索,积极将地方特色食品消费元素嵌入夜间经济、特色餐饮集聚区、大型商业综合体等消费场景和载体,构建有新意、有烟火味的美食消费新场景。

  以“专业化”夯实人才队伍支撑。强化继续教育,完善地方特色食品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依托职业院校与成人教育学校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持续加大对美食创意人才、厨师队伍、美食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在职教育培训力度,做好传统美食的技艺传承,打造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队伍。深化产教融合,推进饮食文化教育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融合发展,引导中职院校结合旅游企业岗位需求,设置饮食文化相关课程,探索将职业技能竞赛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有机融入日常教学,重点培养强技能、擅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优化实训基地,健全完善旅游礼仪实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实操训练,为打造江山文旅更高服务品质储备优秀服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