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政协委员提案呼吁
加快发展新型储能产业
![]() |
![]() |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储能技术,包括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储热、储冷、储氢等技术。当前,新型储能产业布局正迎来重要机遇,长兴县政协委员杨建芬提案呼吁,多措并举加快推动新型储能核心设备协同、研发能力增强、产业链条延伸,有效促进新型储能产业壮大提升,为长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情况:
长兴拥有深厚的电池产业基础,被称为“中国电池产业之都”,在新型储能产业领域具备先发优势;位于和平镇的“和平共储”项目,依托当地完整的电池产业链和成熟的回收体系,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也面临资源优势发挥不够、要素集聚整合不足、场景应用范围不广等困难,亟需破解。
建议:
以产业延伸拓展为抓手,做大新型储能产业规模。建设集聚产业园区,联动相关示范项目,打造一体化综合集聚产业园区,提升长兴新型储能系统整体生产能力,构建竞争优势;引导支持新型储能系统产品、材料、装备、软件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渠道分销、物流运输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提升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加强专项政策扶持,对工业产值较大与增速较快的新型储能制造企业或建设项目予以专项优惠补贴;对储能项目进行碳排放指标设计,推动碳指标交易,进一步降低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成本。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招商范围,重点聚焦储能材料、核心设备、储能系统、循环产业等领域开展招商工作;积极通过“长洽会”等平台载体强化宣传推介,吸引优质新型储能项目在长兴落地发展。
以“和平共储”项目为示范,打造长兴储能品牌标杆。推进现有示范项目提升,积极推广应用“和平共储”项目,以点带面孵化一批新型储能项目;鼓励支持相关领域企业采用新技术、新模式,探索建设诸如钠电、氢电等新型储能应用项目,进一步提升新型储能项目示范效应。推进新型储能电站建设,重点聚焦新型储能电站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收益机制、投资模式等方面,着力探索创新,推动项目落地,贡献经验方法。推进多元化新型储能项目发展,充分发挥长兴铅电产业基础优势,扎实推动电源侧储能项目建设、合理配置电网侧储能项目布局、引导鼓励用户侧储能项目多元化发展、逐步推广充电侧储能项目,以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支撑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以多场景应用为导向路径,提升绿色生态城市面貌。强化电网侧多元化应用,开展电源侧“零碳生态园”储能试点,推进本地企业新技术应用、绿电交易和乡村发展相结合模式;开展电网侧储能试点,探索多种收益共存的模式;开展充电侧“光储快充”试点,推进大功率直流快充解决充电难等问题。加快用户侧多元化发展,开展集中式用户侧共享储能试点,推进储能电站“集中建设、收益共享”和智能移动充电等新模式。加速城市绿色化建设,围绕产业园区、公路服务区、大数据中心等终端用户需求,增加充电设施建设或储能用电配置,构建“储能+”多元融合新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