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文旅,璀璨的双向奔赴

  □关育兵

  微观点:通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自然风光等元素,创新叙事方式和呈现形式,微短剧与文旅的融合将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视听盛宴和文化体验。

  近日,网络微短剧《重庆遇见爱》开机,助推文旅品牌打造。该剧是重庆“微短剧+文旅”创新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提出拍摄、制作一批以“微短剧+文旅”为主题的优秀网络微短剧,推动文旅发展。

  当下,微短剧无疑是一条火热的赛道。三分钟一集,无限反转,微短剧以其独特的快节奏与强故事性,迅速成为大众文化的新宠,“无法自拔”是许多人的真实观感。然而,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爱情甜宠类微短剧扎堆出现,内容同质化、低俗化、创作套路化等问题逐渐凸显,被观众吐槽“低俗降智、千篇一律”。微短剧的创新转型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文旅产业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宣传方式和创新内容,以吸引更多游客。在这样的背景下,微短剧与文旅产业的碰撞融合,无疑为双方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影视作品历来是文旅宣传的重要载体,通过细腻的画面与感人的故事,将观众带入不同的文化空间,激发他们的旅游热情。一条视频、一部影片带火一座城市的案例并不少见。微短剧通过将地域文化、自然风光等元素融入剧情,不仅能为观众提供一场视觉盛宴,更能带领他们领略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实现微短剧和文旅产业的双赢。

  事实上,微短剧与文旅的碰撞融合已有成功案例。以《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例,该剧通过实地取景与创新的叙事手法,成功将文物与旅游元素相结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

  微短剧强故事性、快节奏的特点为文旅发展带来了全新审美逻辑。另一方面,借助文旅资源,微短剧可以向多样性与精品化发展,实现“微而不弱,短而不浅,剧有品质”。这种双向赋能,不仅拓展了双方的想象空间,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体验。

  今年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提出2024年要创作播出100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优秀微短剧,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微短剧+文旅”融合促进消费的新模式。

  地方政府也正积极响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为这一融合创造良好环境。以重庆为例,这座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正通过推出“微短剧+文旅”创新计划,鼓励创作者深入挖掘本地文旅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IP。同时,政府还为微短剧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发展环境,推动这一融合模式的深入发展。

  微短剧与文旅的碰撞融合,不仅是一种创新的尝试,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自然风光等元素,创新叙事方式和呈现形式,微短剧与文旅的融合将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视听盛宴和文化体验。期待这一融合能够擦出更加璀璨的火花,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