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政协创新开展“双联四进”
与界别群众更亲更近了
潘锴健
![]() |
联谊报讯 “名师政协委员们为我们带来了十分精彩的讲课,对提升教学技巧有很大帮助,学生们也受益匪浅。”近日,以临海市政协教育界委员为主要成员的送教讲师团,走进尤溪中学、尤溪中心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当天,4场教师成长讲座、10堂学科示范课同步进行,委员们以示范讲课、座谈点评、听课调研等形式,与教师们进行深入研讨交流,获得两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送教下乡’活动是委员服务农村教育的重要平台,2023年,我们教育组委员共开展送教活动20余场次,遍及全市各镇街。”市政协委员、教育组组长王以日说。
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是市政协开展“双联四进”,推动政协工作重心下移、委员资源力量下沉的一个缩影。
2023年以来,市政协积极履职为民,不断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创新开展“双联四进”工作,完善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基层村社制度,推动委员进部门、进企业、进界别、进村社,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切实提升服务群众质效。
“老沈,王主任又来看你了!”伴随着村干部的招呼声,市政协委员、残联办公室主任王孝靖又来到了永丰镇坊前村村民老李的家中,对他嘘寒问暖。
去年初,市政协建立“一月一联系”制度,每名委员结合自身特点和工作实际,联系10名以上界别群众,重点联系5名以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界别群众,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联系活动。残疾人老李便是王孝靖联系的群众之一,每月都到他家走访,时时电话沟通。
截至目前,临海全市384名委员开展联系服务界别群众4000人次,座谈交流980余次。
同时,市政协还将全体委员划编到镇、联系到村,纳入各镇街委员履职小组,每名委员每年至少开展2次以上调研协商、民主监督等履职活动。
2023年,联村委员们依托“民生议事堂”“协商驿站”等履职平台,查实情、听民声、谋良策,共提出350余条具有前瞻性、操作性的建议意见,被党政采纳230条。
进部门、进企业、进界别、进村社,一年来,市政协280名民主监督员、66个民主监督小组,被委派到各部门,切实推动部门优化服务、提高效能;积极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助企纾困解难题”等活动,委员们深入工业园区、企业、车间,宣传惠企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会诊把脉、出谋划策,汇聚助企惠企合力;发挥界别委员工作室、委员会客厅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开展学习交流、专题宣讲、社情民意收集、公益服务等活动,倾听界别群众呼声,主动回应界别群众关切;汇集跨界别、跨领域委员力量,进村入社,力所能及地开展各项公益服务活动。
主席会议成员带头沉入基层,开展集中破难专项活动,主动靠前服务,现场办公督促,助力17个项目攻坚破难;财经组委员助力某公司解决相关涉税事项,成功退税180万元;医卫界委员积极与各大医院对接协调,为偏远山村提供常态化医疗巡诊活动28场次,服务群众3500余人次;文化文史组委员定期组织书画爱好者下基层开展交流活动,极大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委员就在身边,政协离自己很近。如今,临海群众对这句话有了更加切身的体会。市政协主席张招金表示,将通过完善责任体系、平台体系、活动体系,进一步提升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质效,切实把履职作业写进群众心坎里。
通讯员 潘锴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