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承利用好浙东运河
萧山政协委员集思广益
郭舒韵
联谊报讯 浙东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延伸段,始建于春秋时期,西起杭州西兴,向东经绍兴至宁波入海,在萧山境内共20余公里,是连通陆海两条丝绸之路的黄金水道。日前,杭州萧山区政协开展“民生议事堂”活动,围绕“加强浙东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参观浙东运河衙前展示馆,详细了解浙东运河整体形象、发展变迁、功能价值、特色文化及深远影响后,委员们与衙前镇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互动协商。
“浙东运河流经杭绍甬三地,需要建好‘朋友圈’!”区政协委员、东南网架集团有限公司审计委员会副主任周琴建议,充分调动沿线乡镇、地区积极性,实现平台共建、产业共兴、品牌共塑。
区政协委员、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资源开发科科长高洁提出,合理布局民宿、特色乡村旅游点、文化馆藏、非遗展馆、互动体验馆、研学旅游基地等,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植入文旅融合项目和“小龙舟”等特色体育赛事,促进文化、体育、农业和旅游融合。
“各朝政府官员在此开凿河道,兴水利、通沟渠、筑闸坝,载于地方志;迁客骚人南来北往,观人文、赏美景、作诗篇,浙东唐诗之路由此而生。”区政协委员、舒尔姿氨纶有限公司董秘何文婷认为,可以从这些文字记载切入,进行专题研究,发掘运河相关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和重头故事,整理成为文化体系,讲好浙东运河衙前段故事。
“要坚持长期思维,分步发展、稳步推进。”区政协委员、区供销联社副主任裘斐鋆提出,文化保护和传承是一项综合性工程,要点位带动、逐步延伸,在已经做成的三个点位基础上,成熟一个点、拓展一个段,根据文史研究和民众反馈的兴趣点,分类、分期推进,最终整体推进。
区政协委员、跨湖楼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章家琪建议,加大网络宣传,通过短视频、现场直播等方式,展示并传播浙东运河衙前段的独特景致及文化活动,打造网红打卡点,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游览。
区政协主席叶建宏说,要深入研究浙东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充分挖掘散落在文献典籍、古迹遗址、坊间民间的运河文化,挖深研透沿线的运河文化资源,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科学规划、强化传承、合理利用的原则,进一步梳理、整合、串联运河沿线的文物古迹、人文典故、红色根脉、社会民俗等资源,积极探索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本报记者 郭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