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锥栗之乡”品牌更响亮
庆元县委书记与政协委员深议
吴梦燕 徐文燕
联谊报讯 “要抓紧研究制定锥栗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组建科研团队,明确重点锥栗产区、重点大户,辐射带动周边锥栗林向高产高效基地发展。”日前,在庆元县政协以“加快锥栗产业提质增效促农增收工程”为主题的“请你来协商”活动上,县委书记蔡昉现场回应委员建议,要求落实协商成果,推进锥栗产业发展。
锥栗在庆元已有200多年栽培历史,被称为“铁杆庄稼”,是生态型经济林树种,种植面积占全省95%以上,是浙江省“锥栗之乡”。目前,全县锥栗保存面积3.5万亩,主要分布在东部乡镇。为培育和发展壮大锥栗产业,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共聚一堂,出实招、寻路径。
县政协委员、万成食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芳芳建议,全力抓好锥栗高产示范基地建设,抓点做样、示范带动,争取将“庆元锥栗”申报为地理标志产品,将品牌打得更响。
县政协委员、五大堡乡党委副书记杨刚认为,要进一步明确管理部门分工,由县生态林业产业发展中心牵头,县供销社、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联合,共同推动庆元锥栗产业发展。
县政协委员、县水利局工作人员吴莉荣提出,目前,庆元已先后选育出早香栗等7个早中晚熟锥栗优良品种,建议对全县进入衰退期的锥栗分批次进行品种改良。
县政协委员、县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科负责人杨芳建议,继续加强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等科研院所合作,选育更多优良锥栗品种,培养农业技术首席专家和乡镇技术骨干,为锥栗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县政协农资环委主任张小贵建议,探索发展“锥栗-香菇”共育,对30年树龄的锥栗树进行嫁接更新改造,嫁接砍下来的树干用来种植椒木香菇,小枝条用来规模化种植黑皮鸡枞菌、大球盖菇等食用菌。
“现在很多锥栗林靠留守老人种植和管理。”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吴明生说,要通过引进工商资本和新农人、新乡贤,发展特色产业,让更多留守老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相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对意见建议一一进行回应,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发展方向。
蔡昉表示,要主动干、加油干,让锥栗产业像食用菌一样,成为乡村振兴和富民增收的支柱型产业。要科学干、精准干,通过科学化布局、多元化种植、标准化管理、产业化开发、品牌化经营等,改善锥栗产业“散、小、杂、低、弱”现状。要务实干、合力干,加快制定锥栗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强责任落实、要素保障、平台搭建,重铸“庆元锥栗”辉煌,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
县政协主席洪起平说,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围绕锥栗产业发展再调研、再视察、再协商,持续关注、跟踪监督协商成果落地转化,以大会发言、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多种履职形式,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更多有益参考,为庆元锥栗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和力量。
通讯员 吴梦燕 本报记者 徐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