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产业园”怎么建

临安区委书记点赞政协金点子

  联谊报讯  去年3月,杭州临安区“六大产业园”建设拉开序幕,成为全区近三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推进落实“产业强区”战略的重要载体。

  “六大产业园”齐头并进,在项目招引落地上全面发力。工创园打造科技型都市产业集聚新高地。硬科技产业园创建“硬科技”创新策源地。新智造产业园发展高附加值、高精技术的装备制造及新材料产业。都市工业产业园打造城市“西门户”。大健康产业园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鲲鹏”总部产业园打造楼宇经济新标杆、城市形象新地标。

  在此关键节点,区政协日前聚焦“推进六大产业园建设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举行“请你来协商”活动。区委书记杨国正、区政协主席李赛文和政协委员面对面,共同为“产业强区”把脉开方。

  “‘六大产业园’持续健康发展,需做到高标准定位、差异化发展、合理化利用资源。”区政协委员、农工党党员屠力提出,高起点编制好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园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在全区统一的产业政策下,细化优化各园区的具体政策,形成“一园一策”。

  区政协委员、高虹镇党委副书记陈丽建议,根据工业用地出让计划,排定做地交地、产业论证、挂牌出让、部门审批、开工建设等全过程无缝衔接,明确主管部门、做地单位、属地镇(街)和企业的工作职责。

  “今年以来,全区落地亿元以上项目48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历史性地实现了50亿元制造业项目‘零的突破’。”区政协委员、森源电缆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天猷认为,既要围绕电线电缆、复合装饰材料等临安传统优势产业招引,实现强链补链;又要按照“链主+产业链+产业基地”的模式,引入更多链主企业,再招引与之相关的产业链上下游及关联服务企业,实现建链引链。

  区政协委员、杭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清泉呼吁,打造“产城人”深度融合街区式产业社区,工创园的微电子产业年轻人多、工程师多,可重点考虑做好苕溪风光带这篇文章;大健康产业园则应提前布局园区的安全、环保、消防配套,提前规划医药产品认证第三方服务机构等。

  “选题精准、调研精细、发言精彩!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很有前瞻思考和借鉴意义,各部门要认真研究梳理、充分吸收采纳。”杨国正表示,要做到思想再统一,坚定产业强区“主战略”;目标再聚焦,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服务再升级,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区”;合力再加强,凝聚大抓产业“一条心”。区政协要紧紧围绕中心大局,聚焦重点工作,充分发挥优势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把思想凝聚到“产业强区”上来,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政协力量。

  李赛文说,区政协及广大政协委员将围绕“产业强区”战略实施,聚焦“六大产业园”建设关键环节,持续做好服务助推,依托“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协商议事月、共富你我他“双百”活动等载体,深入调查研究,务实协商建言,下沉一线服务,为加快推进“六大产业园”建设、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优势、展现更大作为。

  本报记者  陶迈卿

  通讯员  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