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经济,经济价值不可限量

民建省委会提案建议

  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为基础的、建立在生物技术产品和产业之上的经济形态,蕴藏着不可限量的经济价值。民建省委会提案建议,扎实推进浙江生物经济发展,努力打造生物经济强省。

  现状:

  生物经济是我省经济的新增长点,发展势头强劲,生物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较快。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短板,主要有生物经济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生物经济布局速度较慢;生物经济结构不够优化,区域资源分配不均,产业链生态圈还不完善,产业总体水准不高;生物科技研发投入和应用竞争力不足,创新平台较缺乏,拳头产品和特大型企业较少等。

  建议:

  持续加强生物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健全完善省级层面的规划与推进机制。充分发挥浙江生物经济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功能作用,组建全省层面的生物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和规划全省生物经济发展。尽快构建“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企业主体、全民行动、多方参与”的生物经济发展生态,制定出台引导各市场主体积极投入联合攻关的专项政策,成立合作研发联盟、联合研发机构、生物技术专业孵化器、联合研发专项等。更好发挥浙江“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加大生物技术的国际交流,鼓励引导生物产业对接全球生物资源和创新资源,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圈和市场。

  整合地方产业链,调整产业集群结构,发挥集群效应优势。引导调整产业集群结构,建成生物医药、生物数字服务、生物农业、生物基材料、生态环保、生物资源、碳汇产业、生态旅游等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生物产业聚集区。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抓手,完善生物医药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做强以杭州为中心,宁波、台州、金华、绍兴为基地的“一核四基地”的布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经济创新引领区。推进山区26县生物产业发展,激活共同富裕新动能——大力发展现代中药产业,打造浙产道地药材基地,开发新型健康与功能食品,推进生物农林业创新发展;推动产业转型,构建多领域融合的健康养老、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业态;实施“生物产业山海协作工程”,推动“生物产业飞地”建设。以长三角生物产业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科学布局我省生物产业,建设长三角生物科技创新共同体。

  瞄准世界前沿领域,加快提升生物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推广应用。加强在生物经济的关键领域、科学前沿和产业重大问题上的研究,开展原创性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组建高层级生物科技创新中心,形成若干项国际领先水平的标志性技术,重视生物领域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充分发挥浙江数字经济发展的优势,加快推动“生物+数字”融合发展,打造全国生物数字服务中心。健全人才培育体制机制,对人才予以“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加大政府在人才引进上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实施“揭榜挂帅”引才用才机制。强化金融支撑,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加大政府对科研开发、创新能力基础设施、生物技术产品补贴等方面的投资,助推生物技术推广与应用,例如加大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省级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等向生物产业倾斜;设立省级生物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采用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生物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