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分数更重要的
陈思炳
□陈思炳
我的一位在大学当老师的朋友,聊天时跟我讲了一件让他焦虑的事,就是学生“跑分”现象。所谓“跑分”,就是有学生在学科考试时,事先打听到分数不及格,请求老师照顾给个及格分,以免挂科。有的学生自己找行不通,就让家长来找,又是请客又是送礼,想让不及格的学生通过考试。每遇到这种情况,他都是坚守校规师德,耐心做学生及家长的工作,不给照顾分,当然这样也得罪了不少人。听了朋友的诉苦,我既为朋友坚守职业道德点赞,又对当今学生“跑分”现象感到悲哀。
说到“跑分”,不禁使我联想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如何对待分数的故事:1929年,18岁的钱学森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半年后,在参加学校举办的《水力学》考试时,钱学森正确完成了所有的考试题目,并第一个将试卷交给了监考老师。两天后,试卷发了下来,钱学森得了100分。
考试能得到满分,在当时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钱学森成为了同学们羡慕的对象。而且有了这个一百分,也为他评选优秀学生增添了不少印象分。
可是,等拿到试卷后,钱学森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笔误:在一道题的运算过程中,他一不小心,将“ns”误写成了“n”。虽然这并不影响那道题的整个运算和答案,但钱学森发现后,还是觉得自己有愧于这个满分。随即,他自觉举起手,向老师指出了自己的错误,并把考卷交还给老师。
老师在拿到钱学森的试卷后,又仔细地进行了检查,最后判定这确实系一处错误。于是,老师为这个错误扣除了4分,认定钱学森这份试卷最后得分为96分。
同学们都为钱学森没能拿到满分感到可惜。有人甚至为他鸣不平: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笔误,而且又不影响该题的答案,老师不应该小题大做,更不应该一下子扣了那么多分。
钱学森听后,微笑着对同学说道:“考试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情,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错了就是错了,我们不能为它找任何借口。再说,这件事也给我提个醒:以后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养成专一细心的习惯。可以说,我这次收获的,比许多个满分都重要。”
钱学森这种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也让他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
钱学森的诚实品格应该成为当今学生的镜子。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以德为先,德以诚为本。只有培养学生诚实的品格,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跑分”现象,这既是老师的责任担当,也是学生品德修养的基础课。让学生们懂得高分不是“跑”出来的,只有靠勤奋学习才能得到。老师坚守原则,不为“跑分”开绿灯;学生老实做人,皆以“跑分”为耻辱。这样,学生在学校收获的成果将比高分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