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泰斗知难而退
张达明
□张达明
评书泰斗陈士和先生从1912年拜师开始学说《聊斋》,从此说了一辈子《聊斋》。他所说的《聊斋》,同情善良百姓,褒扬正直诚实,嘲讽贪官污吏。他的台风大方,口齿清楚,语言生动,并善于制造悬念,引人入胜。他讲述的《聊斋》书目约有50余篇,深受京津听众的欢迎。
无论何时上场,也无论听众多少,陈士和每次演出都极为认真投入。当说到紧要三关处,也是最出彩的时候,只见他惊堂木一拍,紧跟着一口气喷出来,那把长长的白胡须瞬间被喷得飘了起来,听众便情不自禁地大声叫好,掌声也随之如暴雨般响起。每当到了这时,也是陈士和最得意、最能抖起精气神的时候,后面的故事就会越说越精彩。为此,他自豪地说:“能得到听众的认可,这辈子知足了。”
随着年龄的日渐增长,陈士和深感体力不济,多次萌生退下来的想法。上世纪50年代的一天,他应邀在北京某书场演出,说到紧要关头时,也就到了亮出绝活的精彩处,当惊堂木落下,紧跟着一口气喷出,接下来就该白胡须被喷得飘起来,意外的是,此时白胡须偏偏没有飘起来。陈士和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听众则看出了其中的端倪,纷纷小声议论道:“老爷子体力不济了。”散场后回到家,陈士和喝了两大杯“二锅头”,自言自语道:“真到了该交班的时候了。”当下便辞掉了第二天的演出,从此告别书场,把祖师爷留下的这碗饭交给了晚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