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政协委员建言
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黄一凡 董思婷
联谊报讯 “东阳帮”在长期的走南闯北中,构建了独特的民居建筑体系,奠定了东阳建筑之乡的重要地位。民革东阳市基层委和市政协委员韦金炎、黄伟中、吕航群、刘国强提案建议,厚植建筑之乡优势,推动建筑业转型发展。
提案建议,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按照推进装配式发展的要求,优化设计方案,创新服务方式,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实现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计划排产,合理规划产业基地建设规模。落实公建部分使用装配式建筑材料比例等政策,加快发展与装配式建筑相适应的新型建筑材料产业。
积极推动智能化转型。实施“建筑业现代化示范企业”培育工程,鼓励企业研发全过程数字建造平台,强化工程现场环境、能源消耗、垃圾排放等监测,提高新型环保技术使用率。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研发施工安全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可视化安全技术交底,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识别、评估与防控能力。采用信息技术实时追踪工程质量演化,为工程建设方提供全生命周期质量监控服务。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建立建筑业企业资质“不见面”审批机制,试行告知承诺制。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大建筑市场转包、挂靠等违法行为整治力度。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建筑业市场监管体制,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好氛围。
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高校开设智能建造专业,重点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鼓励技术成果产出、发明专利申报、技术人员职级评定,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技术指导、交流合作与成果推广。
通讯员 黄一凡 本报记者 董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