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建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临平政协委员一路走一路议
鲁益 陶迈卿
联谊报讯 最近,家住杭州临平崇贤街道的莫先生闲来没事就爱漫步于崇贤塘栖段绿道边——一面是运河水面波光粼粼、船舶往来,另一面是绿意萌动、田野风情。
沿河环境的可喜变化,得益于临平全力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大运河文化(临平段)已入选首批“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为进一步推动提升相关工作,近日,杭州市临平区政协聚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项目开展实地调研,并举行协商活动。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全长约29公里,途经运河街道、东湖街道、塘栖镇、崇贤街道四个镇(街),串联起运河城市阳台、生命活力园、四维春晓、运河藕遇、鸭兰星火等多个景观界面。
委员们沿着郊野绿道边走边听边看,详细了解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郊野段项目的建设情况。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政协委员就沿线项目引进政策、后期绿道维护、区域交通规划、文旅研学等协商建言。
“既要注重高标准建设,又要注重建成后的高水平管理和运营。”在区政协委员、杭州跨远测绘有限公司总经理范肖波看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管用育需一体考虑。
区政协委员、杭州凯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广谊表示赞同,建议加快配齐大运河沿线的生活设施,如公共交通、停车场、公厕等,吸引更多资金注入、项目落地、企业安家。
不仅新项目要“带土移植”,旧项目也要“厚土培植”。在大运河沿岸,不少旧工业遗存见证着城北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区政协委员、耀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卫东认为,要进一步挖掘其文史价值,做好改造、升级工作,努力将其转化为充满生活气息的文旅项目。
区政协委员、浙江博众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怡如则说出了企业的心声——在引进相关企业后,要更加重视政策兑付问题,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提升企业信心。
……
区政协主席张俊杰说,要继续深化思想认识,秉持高度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擦亮大运河“金名片”,全力以赴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要深度挖掘大运河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进一步树牢精品意识,在科学制定保护措施的同时,确保把每个建设项目都打造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进一步强化共建共享,凝聚工作合力,形成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共同推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通讯员 鲁益 本报记者 陶迈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