栩栩如生的象牙萝卜
马小江
![]() |
清代象牙萝卜 |
□马小江
“铜砂锣里落盛油,生菜还他萝卜头。”宋代释慧勤如此盛赞萝卜。每年进入冬季,萝卜大量上市,正是食用萝卜的好时候。作为冬季的应时蔬菜,萝卜既可以切丝凉拌生吃,又能切块切片熟吃,炖、煮、燣、炒样样行,还能跟羊肉、猪肉合在一起包饺子,当然也是做包子馅儿的好食材。在我国,人们食用萝卜历史悠久,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乡野匹夫,都有食用萝卜的习惯。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有人把萝卜叫“小人参”,人参不易吃得到,但萝卜对我们来说,却是冬天里随时可以享用的美味。据有关资料显示:“萝卜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还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的功效。”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写道:“生吃,乃止渴消胀气;熟食,乃助消化。”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清代乾隆年间的象牙萝卜,长度约27厘米,重约165克,萝卜头翠绿的叶子上还雕刻有一只蝈蝈,像是在贪婪地吸食着萝卜里的汁液。整个雕刻工艺十分精湛,从萝卜的配色到萝卜的根须,再到根须上没有洗干净的泥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象牙的密度高,所以想要染色比较困难,但雕工匠师却能巧夺天工,使得这根象牙萝卜立体感强,染色巧妙,使人难以分清真假。数百年都没有褪色,让人叹为观止,不得不佩服古代工匠智慧和技艺的高超。放眼看去,这根水灵灵的大萝卜特别新鲜,就像是从地里拔出来、刚洗过的一样。
象牙萝卜是上世纪70年代,河南省一位农民在地里干活时,意外发现最后上交给国家的。
在雕刻行当里,萝卜谐音“摞步”,蝈蝈是繁殖力极强的生物,象征着多子多孙。萝卜方言叫“菜头”,以求谐音“彩头”,祝愿有个好彩头。特大萝卜象征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另外,萝卜还有三个特点:一是草根,二是健康,三是怎么吃都行。正可谓: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大众口味。这也许正是大众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