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士毅的清莲池
吴新华
□吴新华
杭州临平洋园是清朝一等谋勇公、军机大臣孙士毅的后花园。孙士毅自幼勤奋,博通经史,酷爱文学,著有《百一山房诗集》。在大清296年历史中,他是杭州籍官衔最高的官员。乾隆二十六年(1761),42岁的孙士毅在辛己恩科殿试中获金榜第二甲第三名,赐进士出身。第二年,乾隆南巡,孙士毅献诗,获一等第一名。孙士毅官运也不错,一路高歌猛进,到59岁那年当上云南巡抚。这一年他遇到一生中最大的坎坷,免职入狱。
孙士毅为官刚正不阿,清廉公正,不愿与和坤之流合谋。遭到和坤的记恨,和坤很想弹劾他,可是苦于没有证据。于是,和坤指使云南粮储道海宁收集他贪腐的罪证,海宁认认真真地调查,可是没有查出孙巡抚,却查出孙巡抚的上司云贵总督李侍尧的贪赃枉法,比如李侍尧以采办贡品为名,勒索云贵地方官员白银一万六千余两;由于修缮自家房屋,又勒索地方官白银一万余两。李侍尧不待见和坤,也是和坤打击报复的官员。和坤鬼点子多,马上想到了一箭两雕,孙士毅没有贪赃枉法,但是老谋深算的和坤自有办法啊。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由海宁面奏弹劾李侍尧,李侍尧一查一个准,锒铛入狱。而孙士毅是巡抚,总督贪污,巡抚有不举报失查之责。李侍尧、孙士毅双双落马,孙士毅要发配伊犁。
钦差大人到孙士毅家搜查,没有发现一点贵重的物品,家里一贫如洗。钦差大人有点失望,问管家:“罪人孙士毅贵重的东西是什么?”
“书。”
“罪人孙士毅常去哪里?”
管家指了指后花园。在管家带领下,进入洋园,园中有一只清莲池。原来孙士毅当官后,下属、商人、财主等纷纷登门送礼,孙士毅一次次婉拒,花去了许多精力。他干脆在洋园的水池养了莲花,起名清“廉”池。每次送礼者前来,他带到清莲池前,说:“现在的池水是清澈的,马上就会污染的。”送礼者大惑不解,注视孙大人。孙士毅又说:“我将你们送来的东西扔进池里,池水不就污染了。”送礼者面红耳赤,作揖离去。
乾隆皇帝得知孙士毅清贫如洗,大为震撼,马上免去失查之罪,命孙士毅赴京担任翰林院编修,编纂《四库全书》。
孙士毅心系朝廷和百姓,为人正直,拒收贿赂的故事,至今在民间广泛流传。临平人为纪念这位清官,重建了洋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