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蒋经国梦断嘉兴子城
冯杰
![]() |
嘉兴子城遗址公园 |
□冯杰
2021年6月,历经三年精心打造,嘉兴子城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园。鲜为人知的是,一代风云人物蒋经国曾在子城工作、生活过一段日子,不过彼时的子城习惯上更多地被称为西大营。原来,从三国孙吴黄龙年间到清代,子城向来是历代嘉兴行政中心所在,民国肇始辟为兵营,因为地处沪杭铁路以西,俗称西大营。1937年11月,日军攻占嘉兴,扩建营房长期驻扎,伪军徐朴诚设立“绥靖司令部”,子城周边一派森严。抗战胜利后,南京当局革新军制,西大营交给国防部青年军复员管理处,用作青年军第八夏令营、嘉兴青年中学校舍。此后,青年军复员管理处改组为预备干部管训处、预备干部局,西大营隶属关系不变,始终属于国民党“太子系”经营的重点场所之一。
编织军旅旧梦,实为对付“学潮”
1947年初夏,蒋介石决定召集京沪杭及平津一带各大学肄业之复员青年军学生,利用暑假期间举办夏令营。参谋总长陈诚很快回复:“遵拟在北平、嘉兴分设夏令营,嘉兴召训1500人,北平召训600人,训练期间一个半月。”预备干部局局长蒋经国兼任两地夏令营主任,旋即给嘉兴县政府发去公函:“为实施青年军预备干部召集教育起见,特于本年暑期举办青年军夏令营,营舍设于嘉兴青年中学。经国奉派为营主任,另派贾亦斌、胡昌骐为副主任,已于本月一日起成立筹备处。除公函外,相应函达,即希查照为荷。”
国民党青年军成立之初,陈诚副手罗卓英担任编练总监,蒋经国担任政治部主任,逐步掌握青年军少校以上人事,复员及新招收兵员业务,人称“青年军保姆”。夏令营筹备稍有头绪,蒋经国即刻赶赴嘉兴。俞东留时任嘉兴青年中学分部教员,他说:“蒋经国第一次来西大营时,守卫的门岗不知道,也不认识,就不让他进去,而他也不讲自己就是蒋经国,只是说来找你们校长的,于是被阻在营门口。后来一个预备干部局的人出来看到了,才急忙把他引了进去。”
预备干部局对外声称:“政府为了培养建国新人,去年曾分发了四千二百名从军青年,到全国各大学去读书。今年夏天,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分别在北平、嘉兴两地举办夏令营,通知各大学从军青年参加,利用各生暑假的余闲,来军温昔日欢聚的旧梦,共度康乐的夏日生活。”事情当然并非如此简单,5月中下旬,国统区“学潮”迭起,进步学生游行示威,高呼“反对饥饿、反对内战”口号。复员青年军学生对此观感不同,蒋经国挺伤脑筋,一度协调淞沪警备司令部准备弹压。贾亦斌急忙劝阻:“别的事我不管,但如果是打学生,你可要慎重考虑。”蒋经国显得极不耐烦:“算了!算了!不要谈了!”
蒋氏父子举办夏令营的真实目的很清楚:一是考察复员青年军学生的思想,二是利用他们对付进步学生。7月20日,嘉兴夏令营正式开营,蒋经国讲话热情洋溢:“过去我们是共生死,今天我们又要共患难,将来我们还要共成败。”8月初,《申报》记者走进西大营,只见“营内有高的水塔,整齐的营房,修洁的教室和广大的操场,营内遍载树木,柳荫夹道”。《中央日报》记者感叹子城谯楼崇高巍峨,“门前两对彩色鲜明的大石狮,张牙舞爪,有跃然起搏的姿势”。蒋经国原本还想父亲“拔冗莅临嘉兴夏令营,俯予训诲,或赐颁训词”,蒋介石鉴于外界侧目青年军特殊化,批示“恐无暇”。
标榜“两面作战”,反对贪污腐化
青年军嘉兴夏令营实到人数1300余人,编为大、中、分队,除星期天休假,每天早晨6时都要举行升旗仪式、早操,接着集中礼堂听讲,下午各取所需选修理化、数学、外语、史地等学科。礼堂“上大课”可以说是最主要的训练内容,蒋经国亲自上阵,先后主讲“领袖言行”“青年问题”“革命的方针与策略”,提出“一次革命,两面作战”,既要反对共产党“赤化”,又要反对国民党“腐化”。有时讲得婉转一些,“要想解决中国生存问题,就得改良政治及经济;目前社会风气的颓败,令人痛心疾首”。
嘉兴地处沪杭铁路中间段,交通便利,夏令营多次邀请军政要员、学术名流来讲大课。比如8月14日下午,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陈立夫先至南湖烟雨楼游览,再到西大营讲解《国父遗教》,当晚夜宿营区。第二天,国民党嘉兴县党部安排陈立夫前往中山纪念厅,专门演讲农村问题及如何增进生产。此外,空军总司令周至柔、国防部保密局局长郑介民、政工局局长邓文仪、上海市市长吴国桢等人也接踵走进西大营。江南小城顿时热闹非凡,大至“中央社”,小到嘉兴天真照相馆,记者一拨又一拨,照片拍了好几组,甚至新疆《天山画报》也都刊发图文报道。
其间,蒋经国、贾亦斌同住西大营东南角的小平房,小平房四周种满树木花草,环境幽静。据贾亦斌回忆,蒋经国事必躬亲,生活上和学员们打成一片,同一个大饭厅吃一样的饭菜,往往边吃边谈,借机了解青年人的心理动态。夜深人静,蒋经国说起国民党的种种腐败,几乎咬牙切齿,“国家败就败在这些人的手里”。贾亦斌嫉恶如仇,谈到大小官僚巧取豪夺,同样充满愤慨,觉得“两面作战”可能有些市场。总之,蒋经国锐意革新,认为树立社会新风尚,“要从青年军夏令营每位同志做起,推广到全国十五万青年军”。为了加强组织,升格“青年军通讯处”为“青年军联谊会”,重新审核复员青年军学生,严格甄别吸纳会员。
围绕“两面作战”,特别是“反腐”,夏令营学员意见不一,有人担心大刀阔斧做法,风险大而且欲速则不达;另一派觉得不能保守,否则姑息养奸,贻误时机,势必越陷越深。第三大队长许功锐记忆犹新:“当时各执一词,相持不下,蒋经国始终没有表态,直到国民党败退台湾,也没作出明确答复,似有难言之隐。训导组组长王昇乃蒋经国心腹,面对学员疑问,有时模棱两可,有时干脆笑而不语。”
作风尚属亲民,难支大厦将倾
夏令营按照既定计划推进,第四周开展农村调查。蒋经国先是致函嘉兴县政府:“本营为明了农村实际情况起见,特安排社会调查,其调查对象为农民,调查范围为一乡。”县长潘震球回复“以真如乡为宜”。真如乡位于县城南郊,学员走家入户了解情况,整理材料分送有关部门作为改进农村工作参考。真如乡不久发生过军队扰民事件,联勤总部某军械库不肖士兵砍伐、盗卖桑树,被乡公所现场逮住两人,谁知库方态度嚣张,兴师动众大打出手。真如乡请求蒋经国出手相助,联勤总部自知理亏,撤掉中队长陈景轩职务,按军法惩办肇事者。其实,驻嘉军队扰民不是一天两天,县政府推荐库区附近真如乡,是不是别有用意?
蒋经国一直提倡学员自治,夏令营行程过半之际,决定搞一次“学员自治日”活动。8月16日,全营所有职员和勤务一律放假,营中烧饭、煮茶、挑水、打扫、警卫、医务、教导等工作,均由学员自己扛起。蒋经国带头报名挑水,自治会“分配”他担任厕所顾问,据说大伙都晓得他在苏联有过洁厕经验,结果小蒋很认真,有模有样打扫了几间厕所。平心而论,蒋经国确实不像蒋介石那般威严,作风比较亲和、亲民,嘉兴青年中学语文教员李馥承印象极深:“他穿着随便,不带卫士,到南湖坐船,与船娘有说有笑,一同洗脚;到建国路上买小吃,就跟摊头上的人谈天说地。”
随着天气渐渐转凉,为期六周的夏令营进入尾声。30日晚上,西大营灯火通明,专门设宴招待嘉兴地方绅耆老弱,既有政府官吏、社会贤达,也有抗日烈属、平民百姓。但凡城区60岁以上居民,规定每保三人,80岁以上全部参加。
蒋经国表现得十分敬老,以晚辈身份即席祝酒致谢,一时传为城中佳话。会餐过后,联欢晚会开始,来自上海的著名演员白杨、欧阳予倩、陈云裳、王丹凤纷纷登台献艺,盛况前所罕见,那一晚的西大营名副其实“不夜天”。官方报纸乘机渲染,夸赞蒋经国“热情、勇毅、坦诚、真实,深受全营青年尊崇”。
翌年8月,南京当局整顿金融秩序,蒋经国奉命前往上海负责经济管制、币制改革,以其雷厉风行的政策及执行力,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好景不长,在查办孔祥熙家族违规商业行为时,遇到莫大阻力,最终不了了之。贾亦斌为人极富正义,声声追问:“你对孔令侃一案究竟办不办?”蒋经国无可奈何说道:“亦斌兄,我是尽孝不能尽忠。”事实证明“两面作战”行不通,“太子系”无法挽救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渡江战役前夕,贾亦斌率部在嘉兴起义,彻底终结了蒋家王朝企图利用青年军预备干部建立“新军”的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