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柿”如意
周小丽
![]() |
清代剔彩柿柿如意纹盘 |
![]() |
民国牛角雕柿子如意摆件 |
□周小丽
“洲白芦花吐,园红柿叶稀。”在这秋叶飘落的季节里,碧空澄净,最为讨喜的水果当属柿子。
柿树原产中国,在我国约有3000年的栽培史。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上林赋》中记载“枇杷橪柿”。《晋宫阁名》云:“华林圆柿六七株,晖章殿前一株。”南北朝时,柿子开始由庭园栽培发展为大面积种植,到唐代“教民种柿”蔚然成风。俗谓柿树有“七绝”:一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大。唐人郑虔曾用柿叶练字,终于有所成就,被玄宗赞誉为“三绝”。 明人张定《在田录》记录,朱元璋曾因饱餐柿子而封它为凌霜侯。柿果丰厚圆硕、形如如意,又因“柿”与“事”“世”谐音,所以用以寓意“事事如意”“万世顺心”。历代文人吟咏柿子,画家绘制柿图,医家配制柿药,匠人制作各种柿形纹饰的用具,这些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柿文化。
清代剔彩柿柿如意纹盘。此盘呈海棠形,共具四瓣,体髹朱漆,底承四瓦足。盘心随形开光,内外均饰锦地纹。盘内正面海棠形开光饰回字纹与内壁相隔,中饰菱形纹作为锦地,其间以浅浮雕手法再设三个柿子形开光,满饰卍字纹,旁以枝叶点缀,寓意“事事如意”。内壁在百花纹锦上设四个开光,开光内饰花瓣纹,之间以浮雕吉祥图案相连接,盘外壁雕满卍字纹。盘底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字样。海棠盘纹饰图案丰富,层次清晰,雕工精美,体现出清代精湛的剔彩工艺。
民国牛角雕柿子如意摆件。如意以牛角雕制而成,首部作灵芝伞状,中部微曲,上雕两枚圆润饱满的柿子,柿子叶蒂俱全,以祥云纹饰收尾。器型简洁流畅,朴素大方。整枚如意采用圆雕、镂空雕、浮雕技法精雕细琢,尤其是两枚柿子造型精巧逼真,宛然刚从枝头上摘下来。其角质坚致细密,色为杏黄,深藏着雅致和温暖之感,包浆圆润自然,晶莹剔透,纹理清晰,尽展牛角的质地与色泽之美。其构思奇特,意趣横生,是意、形、材、工的完美统一。
“慈恩分种远,骈实渥如丹。”无论时光流转,季节更迭,红柿高挂枝头,圆润丰厚,红艳可人,传达着福佑、喜庆、吉祥的氛围。秋意与诸“柿”如意的祈愿,便从这饱满盈实的果实垂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