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黄金地段打造成新网红街

  □江山市政协委员  姜淑梅

  江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城市现代大气、百姓诗意栖居”的目标。建议将解放路重塑性改造作为城市品质提升的重中之重,唤醒城市记忆,打响新一轮的城市复兴攻坚战。

  解放路北起中山路、南至环城南路,全长约900米。这里曾经是全市最繁华的中心城区,也是江山零售商业的黄金地段,举办过众多全市性的重大节会活动,承载着几代江山人关于城市的美好记忆,也是城市的灵魂与根脉所在。

  建议锚定打造“全国先进、省内一流”网红街的具体目标,进一步明确解放路街区的城市功能定位,制定完善解放路街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沿线及巷弄进行重塑性改造,浓厚商业范围、厚植本土文化,再现解放路的人气与繁华。

  对基础硬件进行系统化改造。坚持规划引领,对解放路沿线进行综合改造,对路面、管线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同时综合设计建设数字化的引导服务交互场景,增强市民、游客体验感。对沿街建筑物外立面进行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对沿街店铺的店招进行统一规范,实现街区在风貌上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提高立体空间的利用率,选取有条件的区块探索地下空间的拓展,布局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走廊等功能区。提升解放路街区及沿线道路的交通微循环,在环城南路至城中路段探索分时步行的交通模式。

  对商业模式进行品牌化打造。顺应当前消费升级的发展趋势,引导鼓励街区内的商业主体实行多元提升,强化解放路街区的购物休闲中心板块功能,包括引进休闲娱乐、展览陈列、生活配套等不同商业形态,形成稳定成熟独特的商业体系,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满足多重消费需求。提高入驻商户的准入门槛,筛选鼓励一批在江山经营时间长、知名度高的商铺集中入驻,进一步提升解放路区块在全市的商业影响力。

  对文化内涵进行本土化塑造。充分挖掘解放路沿线巷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如银行巷、西塘巷、洪山殿巷、孝子街等本土历史文化瑰宝,在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文化元素植入,在路面指示标识、巷道入口节点等设置独具文化特色的载体。组建专业社会团队,邀请本土文化学者、名人,开发设计非遗文创产品、文化体验馆等,与街区商业氛围相互彰显的同时,更好地传承延续江山悠久文脉,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重新唤醒城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