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风趣劝朋友

  □张蓬云

  朱彝尊(1629~1709)浙江嘉兴人,清康熙朝为官,后离京归故里。同时代人称他:“朱子诗才隽逸,文尤跌荡可观。然性好饮酒。”(清·汪琬《说铃》)其一生编著颇丰,时人称之浙西词派之首。

  朱彝尊性格洒脱,为人正直。他有个朋友叫谭瑄。在京城时,谭瑄在一个富人家教书。这个有钱人喜欢唱地方小曲子、听点逗乐的东西。于是,他又请了一个会唱小曲的来家演唱,并且还让他来教小孩子们说唱。日子一长,谭瑄发现这家的主人给自己吃的全是粗茶淡饭、清汤菜蔬。而那个唱曲的人,则顿顿有鱼肉、美酒白饭。他心里很不平衡,认为教四书五经的人身份比唱小曲的高啊,我是先生(老师),他是艺人,怎么待遇上还低人家几个档次?于是,他将心中的苦闷写信说给朱彝尊。

  朱彝尊很快就回了信。朱在信中先是劝慰朋友千万不要因此而生气。接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必须弄明白你在社会中是什么地位,知道自己值多少钱。国学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这是没办法的事;唱小曲演小戏,甚至耍活宝、出洋相,你觉得没学问,可有人喜好,这也不由人。切记,获得知识、学问,是件很吃苦费劲的事。

  他还跟朋友说:“君子以类族辨物。物各有族,在人类而辨之。君子自审其分处焉。娶妻纳采,俪皮纯帛可也,至买妾则百金,落营妓籍则千金。流愈下,直益高。食单之丰,譬以鱼饲猫,肉喂犬。于兄何损?”(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九)

  朱先生用生活中的事举例劝导朋友。他说人要娶妻子,给女方送些彩礼,做几件新衣服和被子就行了,花钱不多。而要买个年轻的女人做妾,可能就得要花几百两银子。如果看上一青楼女子,想弄到手,你就得给她赎身,还要打点关节,没几千两银子是办不成的。或许还得另买个小院落,以便金屋藏娇。娶良家女孩为妻花不了几个钱,赎妓可要一大堆银两,这就叫品低而价高。你用不着为吃粗茶淡饭而心中郁闷,不平衡。你看老百姓家,喂猫给鱼,喂狗给肉,一家人很可能吃的是粗茶淡饭。用鱼肉养猫狗是一些人为了高兴,对你老兄有什么损失?世上许多博学之士,或许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而动心术会钻营的人,可能肥得流油。你平心静气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千万莫让品低而价高的现象破坏了心境。

  谭瑄看了信,细细回味,觉得世间之事还真就是这么个“理”儿。于是,他安心当先生,向他的学生教授四书五经六艺,认认真真,一丝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