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闻过则喜

  □颜士州

  戏剧家田汉是个知识很渊博的人,但他从不骄傲自满,对于别人的批评,他总是闻过则喜。

  京剧《白蛇传》(原名《金钵记》)是田汉创作的。1951年,《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篇署名戴不凡的文章,批评了《金钵记》的不足。田汉看后,不仅没有火冒三丈,反而十分高兴。他认为,这篇文章里的观点,自己虽然不尽同意,但也并不是没有道理。而且,他还觉得这篇文章的作者在文艺理论方面是很有功底,可以造就的,由此,萌发了爱才的念头。但是,谁是戴不凡?他又在哪里呢?田汉问了很多人,都摇头不知。求才若渴的田汉并不气馁,在紧张的工作和著述之余,仍积极地打听戴不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查寻,田汉终于得知,戴不凡是一个年仅29岁的青年记者,在浙江的一家小报工作。他虽然年轻,却勤奋好学。田汉认为这是一位很有前途的青年,经过培养锻炼,一定会有所成就。于是,他决定把戴不凡调来北京,为他的深造提供更好的条件。通过田汉的积极努力,不久,戴不凡果然调到首都的一个文艺研究部门工作。

  看到这里,读者们一定会问:“那后来如何呢?”在田汉等老一辈的教导帮助下,戴不凡刻苦钻研,努力实践,进步很快,写出了不少水平很高的理论文章。出版了《小说见闻录》《论古典名剧〈琵琶记〉》《百花集》以及研究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专著。

  田汉闻过则喜,对于人才精心培养的可贵精神,至今仍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