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红盾”护平安
——记江山市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叶祥飞
李鑫 徐丽兰 何于盛
□通讯员 李鑫 徐丽兰 本报记者 何于盛
眼睛紧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打着,临近晚上9点,江山市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叶祥飞仍在办公室制作PPT课件。“过几天,这个课件要在‘周末课堂’上用,让更多人学会自救、互救技能……”叶祥飞身材壮实、皮肤黝黑,普通“路人”长相,但提起由他一手组建的江山市红盾应急救援队,许多市民都会竖起大拇指赞叹:“好样的!”
江山市红盾应急救援队自2015年正式成立起,便奔忙于江山各地开展救援工作,截至2021年底,共出动任务978次,成功救援600多人。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叶祥飞带领队员们连续奋战90多天,曾连夜驱车往返800多公里把口罩运到江山;主动请战到工作条件较差的卡口执勤,阻断疫情传播、守护群众健康……
今年6月20日,江山遭遇暴雨突袭。叶祥飞率30多名队员参与救援行动,从早上6点至晚上10点,他们横跨城市南北,辗转于21个任务点,共出动人员277人次、车辆56辆次、冲锋舟238艘次,累计救援和转运群众278人。
叶祥飞这面“红盾”,保护群众于危难之时,授之以“鱼”;守护群众防患于未然,授之以“渔”。
“救援往往是被动的,宣传推广技能,让更多人学会自救、互救,才能变‘被动救援’为‘主动防范’。”聚焦这个目标,叶祥飞身体力行,积极实践“三步法”。
第一步是“自己学”。叶祥飞凭借坚定的信念,自费到各地学习各种救援技能、了解各类救援体系,甚至到国外专门学习潜水救援。细算下来,这些年的学习费用和装备费用,他花了近30万元。
第二步是“团队学”。叶祥飞一边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一边向队员们传授这些救援技能。同时,他还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心得与江山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人防海豚应急救援队、民安应急救援队、蓝天应急救援队等应急救援组织的队员们分享交流,切实提升大家的救援能力和水平。
第三步是“社会学”。叶祥飞自从业以来已组织开展各类培训900多次,受益人数5万多人。“这还不够,比如在暴雨洪灾救援中,假使受困人员中有一半的人已经掌握救援技能,他们再去帮助其他人,那情况会发生实质性变化……”叶祥飞的言语中透露出更多的期待。
为了让期待变为现实,叶祥飞目前正致力于打造“周末课堂”活动品牌,利用市民闲暇时间开展相关宣传演示活动,通过一场场活动让救援技能走进千家万户。
有一次,叶祥飞接到一名女学员的电话,对方在电话里哭着告诉他,自己的母亲突然昏倒在地上。叶祥飞一面安慰,一面提示她按照培训中教授的步骤对母亲进行检查。经检查发现,其母亲已经处于“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的“三无”状态,学员更慌了。叶祥飞让她先拨打120,然后立即根据培训内容,对母亲进行胸外按压及人工呼吸。结果,等120救护车赶到时,学员母亲已经恢复意识,能够坐在椅子上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救援技能哪怕只用上一次,也就值了。这就是我一直坚持的理由。”电脑屏幕前,叶祥飞还在精益求精地完善PPT课件,通过灯光的映射,办公室墙上的“红盾”两字愈发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