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烛光”点亮乡村教育
民盟省委会“农村教育烛光行动”6年惠及11000多人次
廖小俏 梅鸳芳 葛颖
联谊报讯 日前,民盟省委会“农村教育烛光行动”示范学校第三轮帮扶行动签约仪式在建德市新安江中学举行。本轮帮扶,“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将由点及面,从新安江中学推广至建德全市有需求的学校、从高中教育惠及初中和小学教育,进一步把先进教育理念、教学资源等送到农村学校,切实提高基层学校教学质量,让“烛光”点亮教育发展路。
由民盟中央倡导的“农村教育烛光行动”,是一项旨在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的社会服务活动。新安江中学地处浙西山区,这些年来,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教育资源相对缺乏一直是学校的“老大难”问题。为助力改变这一局面,民盟省委会积极响应民盟中央倡导,把新安江中学确定为全省首家“农村教育烛光行动”示范学校,倾力开展帮扶。帮扶行动于2016年4月签约启动,2019年5月续约实施第二轮帮扶,如今第三轮帮扶正式开启。
6年多来,省市县三级民盟组织充分发挥优势作用,积极牵线搭桥,通过各方努力,新安江中学成为浙大城市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2019年9月,新安江中学加盟杭州第十四中学教育集团,为学校发展注入新动能;去年11月,新安江中学与浙大城市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后双方又联合成立“家庭教育共同体”,掀开携手发展新篇章。
“通过‘烛光行动’,学校吸收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方法,强化了智力支持和组织保障,收获颇多。”新安江中学校长夏安腊欣喜地说。
如何让帮扶行动不断深化、切实有效呢?“针对学校实际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困惑,每年由新安江中学开出服务需求‘总菜单’,我们则根据学校需求制定‘烛光行动’年度帮扶计划。”民盟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毛伟民介绍。
近年来,在民盟省委会的统筹安排下,杭州、宁波、绍兴等地的民盟组织先后来到学校开展服务。2019年,民盟绍兴市委会在新安江中学成立2个特级教师工作室。去年,民盟杭州市委会“培英公益·名师云工作室”走进新安江中学。杭州第十四中学在成立名师工作室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持续帮扶,帮扶内容包括师资培训、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特色课程教育等。
“烛光行动”中的“青蓝工程”特别受新安江中学教师的欢迎。“青蓝工程”由民盟省委会组织各地高校的教授及重点中学的特级教师与新安江中学青年教师进行结对,通过组织名师示范课展示、举办讲座、听课评课活动等多种形式,促进青年教师教学理念革新和教学水平提升,有效帮助青年教师更好成长。
新安江中学教师杨鹏建曾作为徒弟与杭州第十四中学名师朱豪结对,与导师一起精研课堂。现在的杨鹏建已成长为骨干教师。“感谢‘青蓝工程’,让我拓宽了教学视野、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我的专业水平提升和个人成长起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杨鹏建感激地说。
据不完全统计,“烛光行动”实施6年多来,共开展专题调研、帮扶支教、专题讲座、教师培训、学习交流等活动50余场次,受益教师、学生、家长11000多人次。
通讯员 廖小俏 梅鸳芳 葛颖